第23部分(第2/4 頁)
聲轉過身,卻看見非常熟悉的一幕,精心梳妝只有十五歲芳年的穆琵琶揹著樂器盒跑向長廊的盡頭,這一次,她依舊沒有看到昔耶,身體直接穿過去,拼命地向前奔跑。
小花趕忙拉著昔耶跟上去,這個夢境與她之前看到過的那個夢境沒有什麼不同,依舊是六姑娘在彈琴,稍等了一會兒,便輪到了穆琵琶。
夢境不同的地方從這裡開始,穆琵琶本該在這個夢境裡面彈奏一曲《青門引》。這是事先就安排好的,座上的安公最喜歡的曲目。
然而,她卻沒有,她選了一首讓眾人的神情都顯得訝然卻又讚歎的曲子,小花從未聽過這樣的琵琶曲,帶著疑惑的目光轉向昔耶,“這是什麼曲子?”
然而還未聽見昔耶回答。
安公在樂曲結束的時候,便重重鼓掌,他眼中的讚賞之色溢於言表,看著底下的穆琵琶,道:“早聞舊夢園多善才,果真不假,今日聞此仙樂,方知《琵琶引》有繼。”
“什麼是《琵琶引》?”
“琵琶本出於大禾,馬上所鼓也。建武年間,大禾與南國第一次通商,將琵琶傳入長安。當時南國最尊貴的女人,孟光長公主非常愛慕駙馬景行止,景行止雅善音律,孟光長公主便命宮中樂師作《琵琶引》。後五年,孟光長公主與景行止和離,《琵琶引》因此成為禁曲,無人敢彈,無人會彈。”他淡淡道:“他們沒有聽過,是應該的。”
小花汗顏,其實應該是她沒有聽過。
小花說:“那麼,這是一首女追男的樂曲了?”她眯著眼睛一笑,露出潔白如皓月的森森白牙,道:“我好像知道她要做什麼了。”
座上的安公鬆開端著酒樽的手,單手指著穆琵琶,從上到下打量她,眼底有笑意:“我,少年時,曾聽過夫人演奏此曲,因為平生未聞,便特意請教夫人是何曲目,答曰《琵琶引》,能彈此曲者,乃是當之無愧的國手。此曲旨在傳情,不知你訴請與誰?”
因為演奏的曲目不同,所以發生就連安公要說的話也不同,他的笑容淡淡的,顯然穆琵琶彈奏的《琵琶引》要比她原來彈奏的《青門引》更加討安公歡喜。小花覺得奇怪,不同的樂曲,同樣的場合,同樣的彈奏者,得到的效果卻截然不同。
身畔響起熟悉的沉厚嗓音,耐心的解釋道:“琵琶曲中,安公最愛《青門引》,但是,他的夫人最擅長《琵琶引》,是南國極少會彈此曲的人。”
也許是因為安夫人死後,就沒有再聽見過這首曲子,所以此時被人彈起,格外的懷念亡妻,也許是能夠彈奏此曲的人絕無僅有,因此這首曲子顯得珍貴無比,安公對穆琵琶的重視程度,明顯高於上一次。
燭火下,她眉目如遠山黛,十二重單衣不掩風情,懷抱著五絃琵琶,雙頰染成緋紅色,搭在琴絃上如青蔥一般的玉指作勢要勾動琴絃,卻又忍住了。
小花看著她抬起頭,漆黑如墨的大眼睛在屋中四處尋找,最終落在一個角落裡,一個默默無聞的人身上。
前一刻小花的猜測,在這一刻變成真實,穆琵琶微抿唇,望著那人道:“賤妾,望能入楚邵誼楚大人青眼,若得一幸,此生無憾。”
那個原本很不起眼的楚邵誼突然被人提到名字,驚愕無措的抬起頭,見眾位同僚都望著自己,卻不知道發生何事,他不知是怎麼看得,在人群中看見了穆琵琶,突然直愣愣的嚥了一口水,色授魂與之間,被勾去了心魂。
這個年紀的穆琵琶,當真是一個活色生香的大美人,東溪舊夢園的學藝生活,讓她比良家女子多了十二分風情,身體裡潛藏著的,已經四十餘歲的靈魂,又讓她與普通的伎子不同。
他呆愣的道:“青眼?本官?”
穆琵琶說:“妾身仰慕楚大人已久。”
這屋間萬籟俱寂,本來準備將穆琵琶獻給安公的人,臉上有些掛不住,而楚邵誼雖然對美人突如其來的投懷送抱很是受用,但是在安公沒有開口之前,不敢越矩。小花至今為止,也不知道這個楚邵誼有什麼好的,讓穆琵琶嫁了人也念念不忘。但轉念一想,這世間的情愛本就是非常玄妙的東西,哪裡是用道理能解釋得清楚的。
“哈哈···”安公爽朗的笑聲適時解圍,淡然道:“才子佳人,郎才女貌,當成一段佳話。”他低頭看穆琵琶,說:“自古彈奏《琵琶引》者,可沒有露水夫妻之說,且不提永武孟光長公主,便是我與夫人也是明媒正娶,不知邵誼可有此心?”
他將目光轉向楚邵誼,彷彿是等待他的回答,楚邵誼左右為難的咳了一聲,不自在的往穆琵琶處瞟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