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部分(第4/5 頁)
的坦克部隊。
忽然,我看到前面的公路上有一條小河,河上有一座水泥橋。
我不由大為後悔,早知道,把這座橋炸了多好。
“我去炸橋。你們埋伏好,準備對付敵人的這四輛汽車。四輛坦克!”我說道……
我叫虎子掩護我。
我扛著一個10公斤的炸藥包,急奔向橋下。
我急放好炸藥包,一拉導火索,沿河向下急跑……
跑了一百米左右。
“轟隆”一聲巨響。
我向水泥橋一看,橋沒炸燬。
“**,位置沒放好!”我急道。
“噠噠噠噠噠噠”
“轟隆隆”
敵人的四輛汽車全被兄弟們擊毀,並全部起火。
這時,美軍這四輛m46潘興中型坦克自持皮粗肉厚,一邊射擊,一邊開始過橋。試圖撞開被擊毀的汽車,強行北上。
忽然,雪地裡,志願軍一個三人反坦克小組一躍而起,向第一輛坦克衝去。
一人用衝鋒槍掩護,另兩人是爆破手。
第一個人舉著爆破筒衝上去,被打中,犧牲了。
只見第二個戰士舉著集束手榴彈,向坦克衝去。
但坦克的機槍一直掃射,第二名坦克手也犧牲了……
坦克全部越過了公路橋。
好機會。
這時,我閃電般的衝上公路。
我在坦克的後面,敵坦克駕駛員看不到我。
我撿起雪地上烈士留下的爆破筒,向最後一輛坦克衝去。
這爆破筒重達20多斤,細長細長的。
我知道,這種爆破筒,本是用來對付鐵絲網的利器。是1912年,由英國駐印軍隊的一名工程師麥克林托克(mcclintoc)發明的……
我以最快的速度衝到最後一輛坦克邊。
只見這坦克的履帶和鐵殼之間有一道縫。
我將爆破筒拉響,往這輛火舌四射的m46潘興中型坦克的這條縫裡一插,然後,轉身衝到河裡。
我跑到河裡不到20米。
就聽到“轟隆隆”一聲天崩地裂的巨響。
這輛坦克爆炸了。
另三輛坦克見後路被斷,急往前猛跑。
“轟隆隆”
馬三炮集中了6具火箭筒,4具57毫米無後座力炮,近距離向坦克射擊。
可惜馬三炮沒有穿甲彈,只能靠集中火力。
“轟隆隆”兩輛坦克的油箱被一齊打破,起火了。
曹根福的另兩個反坦克小組,也用炸藥包炸掉了中間一輛坦克。
“出來,出來?”戰士們圍著被炸燬履帶的四輛坦克,齊聲高喝著。
過了一會,坦克內爬出了十幾名駕駛員,全做了俘虜……
“弄一個20公斤的大炸藥包來,**,我就不信了!”我罵道。
我和虎子抬著炸藥包來到水泥橋下,放好炸藥包,拉響了導火索……
“轟隆隆”一聲天崩地裂似的巨響中,水泥橋飛上了天。
“好了,曹根福,派幾個人看守俘虜。我們快到夏日去。”我說道。
我們沿著公路猛跑,不一會,就前進了二公里多,到了夏日。
“快,兩面山頭就是我們的陣地。快,上陣地做工事!”我說道。
忽然,覃十八叫道:“連長,北面的敵人下來了!”
我舉起夜鷹望遠鏡一看,只見約有一百多輛汽車和坦克,排著長達千米的距離,沿著公路逃跑而來。
這股敵人竟然有的開著三輪摩托車。
後面的汽車後面,還有20幾門大炮。
我眼間明白了。
我高叫道:“來的是美軍的摩托化營,約有800多人,一個榴彈炮營。大家小心!”
(感謝您的訂閱。感謝“aa001613w”打賞了100起點幣。謹以此文紀念常惠生。1951年2月11日,著名的鶴谷裡戰役中,志願軍第39軍第117師第8連第2排奉命在鶴谷裡守橋。因為橋極為堅固,幾次爆破都沒有炸掉。敵坦克上來了。作戰中,常惠生,抱著20多斤重的爆破筒和4個手榴彈很快接近橋邊,炸掉了一輛重型坦克,後面的重型坦克見勢不妙迅速逃跑。這次戰役,常惠生被記一等功。注:閒話不計入,不記費!)(未完待續。。)
最新最快章節;請登陸墨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