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部分(第2/4 頁)
滅戰了!
“司令。空軍的飛行員已經快累垮了!”一個參謀說道。
“還不夠!志願軍二線部隊正在向前開進。其物資運送數字,必定是天文數字。向麥克阿瑟總司令打報告,再從國內調100架轟炸機過來!”李奇微說道。
李奇微知道,此時,整個北朝鮮地區已遭到了全面的破壞,所以北朝鮮已經沒有任何糧食、彈藥等補給物資了。
那怕是一顆子彈、一粒糧食,都得從鴨綠江運過來。
當面的志願軍的糧食只有5日份,武器彈藥也是有限的。
李奇微也注意到,志願軍二線部隊50幾萬人和大量重灌備,正在源源不斷的進入朝鮮。
和平已不可能。現在美軍的困惑是,停在那裡迎接志願軍新的攻勢呢?
此時的形勢是,由於中線美第9軍軍長史密斯少將的傑出表現,“愛達荷線”已幾乎全部被美軍佔領了。
中線。志願軍正以小部隊依託巍巍山嶽地帶反覆實施遲滯行動,但沒有發現一連串的陣地線。
但這種阻擊無疑是十分有效的!
李奇微想,看來志願軍中有高人呀!
此時,春天到了,天天下雨,導致被炮擊後的各戰場泥濘不堪。
美軍的機械化部隊行動不便,坦克、卡車只能在原地轉圈。
美軍的補給品無法用卡車運送,只能依靠人力運送。
結果,美軍傷員後送困難,士兵每天只能吃兩頓飯而叫苦不達。
美軍的傷亡正呈幾何數字上漲。
李奇微幾乎不能容忍了。
再死人。國內民眾和媒體又得鬧事了!
唯一的喜報是,3月15日,白善燁師長率首都師奪取了漢城。
漢城被志願軍佔據了70天。
李奇微巡視漢城後發現,漢城並沒有遭到破壞,所有建築都是完好的。
甚至街道都掃得乾乾淨淨。
李承晚哭喪著臉搬入漢城。
這可是一個不吉利的城市,四個月之內,四易其主。
不過,漢城的磨難結束了。
自此數十年之後,漢城發展成了一個450萬人的大城市……
志願軍的從容撒退,讓李奇微更加相信。志願軍並沒有慌亂。
因此,李奇微命令西線的美第一軍,還是每天一公里一公里的向汶山、議政府、東豆川逼近。
目前,最前線的白善燁師長,正和美軍第25步兵師、土爾其旅、希臘營。沿漢城北部的高陽,向汶川一帶緩慢推進。並向當面的第38軍攻打。
美第3步兵師、菲律賓第10營,正在議政府一帶與第50軍戰鬥。
美國的記者十分疑惑,“將軍,你不是說漢城已經奪回了嗎?敵人失敗了嗎?怎麼進展這麼慢呢?”
“這個?”李奇微不知如何回答了。
事實上,李奇微是深怕中了志願軍的埋伏。
中線的史密斯師長,已佔領了洪川、春川,正向最後一關,華川前進。
東線的韓軍第1軍和韓軍第3軍,正打敗了人民軍,朝最東邊海岸上的襄陽勝利前進。
現在,美軍的戰線是,西線為漢城北側,東線為從延平裡北側經洪川北側到達襄陽南側,中線上史密斯師長加強了攻克洪川的態勢。
李奇微是個看地圖的行家。
他注視著地圖。
他發現,汶山是漢城至平壤公路幹線上的渡江點,而這裡三十多公里的區域,是一片平原。
李奇微掏出胸口珍藏的傘兵證,不由出神了。
李奇微將軍,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諾曼底登陸戰中,任美第82空降師師長,是最先傘降在科唐坦半島上的一位將軍。
“來人呀?將第一軍軍長米爾伯恩少將叫來?”李奇微命令道。
美第1軍軍長為米爾伯恩少將,部隊為美第3步兵師,第25步兵師,土爾其旅,菲律賓第10營,韓軍首都師及一些聯合國影子部隊。
米爾伯恩少將很快飛來了。
“司令,我來了!”米爾伯恩少將說道。
“我決定,發動‘核桃夾子’戰役。即以空降第187團的5000人。忽然空降到汶山。切斷志願軍的退路。活捉曾澤生和梁興初。”李奇微說道。
“司令英明,但能不能讓英雄的白善燁師長從地面配合進攻?”米爾伯恩少將說道。
這米爾伯恩少將與白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