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部分(第2/4 頁)
被胤禛這麼一訴,元瑤的幻術配合的噗通一聲跪下,請罪。
“唉,四弟這是做什麼,剛才皇阿瑪還說咱們兄友弟恭,小弟媳想念弟弟,也是姐弟情深,情有可原,皇阿瑪說可是。”胤礽看不過,出言道。
康熙當然不會為此事就生氣,又見胤礽圓場,便道:“太子說的也是,胤禛朕知你識禮、知體,不過也不必事事較真。”
“兒子知道,多謝皇阿瑪。”胤禛見康熙沒有多家怪罪,心中鬆了口氣。
“謝皇上恩典。”
“好,別跪著了,起來吧。”叫起元瑤,康熙也打量了其一番,見其姿態端正,臉上雖有拘謹,卻不慌亂,一舉一動皆是得體,便滿意的點點頭,果然還是他的眼光好,看錶妹給胤禛定的嫡福晉,雖然說還小,可這麼小就開始體弱靜養,以後及笄也還不知道如何,其實康熙心裡也是存比較心理的吧。
“想念弟弟也是情有可原,朕適才在尚書房見著那哥倆了,到是不錯。”
“謝皇上誇獎,弟弟們在家嬌慣,實在擔心他們在宮內胡鬧。”入了康熙的眼,也不知該喜該憂。
“小弟媳果然愛弟心切。”胤礽嘆道。
“總是有人看著,你擔什麼心呢。”怕康熙多想,胤禛蹙眉輕訴道。
“那倆兄弟也是總規小了些,老四你媳婦憂心也是常情。”康熙打了眼周圍開始往不遠處的一張石桌走去,李德全見此上前給石桌邊上的石凳用錦帕擦了擦,好讓主子們坐下。
四隻石凳,康熙落座,招呼倆兒子也坐下,元瑤站在胤禛身後。
“老四家的也坐下吧。”
“妾身謝皇上。”附身行禮,優雅的踩著花盆底轉身坐在了胤禛身邊,另一邊正好是胤礽,同時與康熙對面,平安一直很好的當著她的小透明,除了一開始的請安,一句話都說過,元瑤坐下了,她在轉戰到主子身後乖乖的立著。
“聽那倆孩子說,你這姐姐在家中時就開始給他們啟蒙。”康熙突然問。
“回皇上,啟蒙談不上,識得幾個字,閒時會交弟弟們習字讀書。”始來時,十幾年一邊兒修煉,元瑤也在查這個世界,只是當時修為低,許多事情難以實現,就四處查詢雜記,這些東西,有時候會記載很多,家中書房內的書,此類眾多。
“為何不教些正經書,給弟弟們看雜記呢。”這話康熙真的沒什麼意思,只是想到就問了而已,但胤禛卻心中一跳,轉看向元瑤,看她如何回答,要是回答不好,他也好從中周旋。
“正經的詩書史記,妾身也沒看多少,而且家中有父親和哥哥總比妾身教的好,一直以來妾身都喜歡看這種雜記書籍,也從中得益不少,所以才覺得弟弟們看一些也無妨。”
這話聽的康熙只點頭,雖然還欠缺了些,但有此想法實為難得。
觀看了康熙的表情,胤禛放心下來,再見與皇阿瑪談話顯得不驚不躁的元瑤,心裡十分滿意,想必就算太子妃與皇阿瑪對坐,也只能做到此了吧,或許還不如。
胤礽也不知怎地,見和康熙談的歡的元瑤也是欣慰,於是笑開口:“小弟媳此話說的好啊,皇阿瑪也是飽讀眾多詩書,皇阿瑪您還記得嗎,在兒子幼時您可是也講過那些雜記上面的故事地理人情,記得有次兒子夜晚失眠,您就捧著一本給兒子講故事呢。”
“哈哈,沒想到保成還記得那麼小的時候的事情啊。”康熙似乎因為太子的一句話回憶起了往事,龍顏大悅的笑了起來,連對太子的稱呼都變得親暱了起來。
元瑤坐在胤禛邊上,縱然細微,可還是看見,在太子說起小時候的事情,和皇帝的反應後,胤禛的臉上立時就暗淡了下來,但是未免皇上發現端異還是強打起精神來,面無表情的看著那對父子情深。
康熙兒子眾多,可是就是這麼多兒子,使他只對親手養大的太子最提現他的父子情,幾乎是所有的父愛都給了這個自出生後就萬千寵愛集於一身的人,也難怪太子以後成為眾矢之的,被眾兄弟你一下我一下給拉下馬,這其中羨慕嫉妒恨也是很關鍵的。
與太子一番父子情深後,康熙興起,拉著太子說回乾清宮下上一盤棋,胤礽欣然,至於胤禛和元瑤自然是被打發走的倆人。
臨走時候康熙開尊口了:“朕念你一片親情,以後若是你兩個弟弟下學了,你可以招他們去阿哥所見見面。”
“妾身謝皇上恩典。”
康熙和胤礽倆父子幾乎並肩而走,元瑤胤禛留在原地,等人都走了,元瑤才道:“爺回去嗎?”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