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部分(第3/4 頁)
著一頂八抬大轎,由八個穿戴一致的年輕小夥子抬著。曹媒婆打扮的花枝招展的,就跟在花轎旁邊。前面是七八個敲鑼打鼓的人,也是跟抬轎之人,穿著一樣。還有幾個閒散之人,是預備隨時替換的。
沒多久功夫,就到了葉家村口處了。迎親的,就拿出一串鞭炮放了起來,一是圖個喜慶,二是通知女方,迎親隊伍已經到了。這邊葉家一聽到鞭炮聲,就聽見有人喊:“來了!來了!快準備起!”
實際上,一切事宜是早就準備好的,現在只是通知人員到位而已。說話功夫,這迎親的就進門了,進門時,葉家這邊也放了一串鞭炮。接著就有人把他們迎進堂屋裡了。堂屋裡已經擺好了三桌酒席,專門為迎親的準備的。外面院子裡也擺好了酒席,只等迎親隊伍一來,就開席。吃過飯之後,就有人趕緊的收拾處理堂屋了。
一會兒,就收拾好了。堂屋裡一張大的四角桌上,鋪了一張大紅布,上面擺了一對大紅蠟燭,還有一些嶄新的被子、鞋子、帽子等東西。鎮上習俗,嫁女兒,親戚們要送被子給女孩兒的。這些被子一般都是送親的時候,就會跟著一起送到婆家去的。但是在這之前,一對新人要拜別祖先,和族中、親戚中輩分大的長輩,拜別的時候,長輩們一般都會給新人以紅包,新人則會送這些被子或是鞋子,亦或是其他什麼東西給他們。
一切就緒之後,一群姐妹們,便擁著穿著喜服,蓋著紅蓋頭的筱蝶出來了。旭堯手中一條紅綢子,中間結了一朵大紅花。把另一頭交給了筱蝶拿著。二人站在堂屋中央,隨著鑼鼓聲,和一個主事人的吆喝聲。新人先是拜別了祖先,然後依次從筱蝶父母起,一一拜別過親戚中的長輩。
拜完之後,隨著一聲“吉時已到”。筱蝶就要出門了。劉氏與筱蝶又抱在一起哭了一會兒,眾姐妹們又寒暄了一會兒。筱蝶便上轎了。鑼鼓聲、鞭炮聲頓時響徹了整個村子,花轎前腳出門後,抬嫁妝的就跟在後面,其次筱蝶孃家的這些親戚們,便都手裡拿著一樣或是兩樣小東西,比如說一床被子,一個門簾,一雙鞋……等,有些沒拿的,就空手也跟著迎親隊伍去了。這就是當地所說的“送轎”,也叫“送親”。
“送轎”,葉全和劉氏是不去的,只有葉志遠作為“舅子”才要送姐姐到夫家。一路上浩浩湯湯,鑼鼓震天!喜氣洋洋!
一路上,看熱鬧的人可不少,特別是到了鎮上。蕭府所在的那一條街道的兩旁完全被看熱鬧的人給圍滿了。要不是蕭家早已安排人手,在街上維持秩序,只怕街道都會被堵了。隨著鑼鼓聲越來越近,這些人也都歡呼起來了。
雖說這蕭家半年之前也才辦過喜事,但是那次沒那麼多人圍觀。這次估計就是衝著蕭旭堯和葉筱蝶,這對傳說中比較神奇的一對靈氣人兒來的。
不一會兒,花轎就已經到了蕭府門前。蕭府大門早已經大開著。蕭旭堯翻身下馬,走到花轎前,踢了轎門,對裡面說:“蝶兒,到了!”
巧兒這才打起轎簾,扶著筱蝶出了花轎。曹媒婆依舊拿過一條中間繫有大紅花的紅絲綢,交與兩人牽著。蕭旭堯牽著筱蝶慢慢的走進了蕭府。後面送親的隊伍,緊跟在後面魚貫而入,進入大門時,門口有許多丫鬟等在那,結果送親人手中的東西,同時派發紅包給來著。進入前院之後,就有人領著往前廳去了。
前廳裡,拜堂的一切事宜皆已打理好了。小孩兒們圍在前廳裡,嚷嚷著:“拜堂了!拜堂了!”蕭老太爺、蕭老爺和大太太,滿臉笑容的坐在前面。四周坐滿了親戚輩中的長輩們。
蕭旭堯看著眼前蓋著蓋頭的筱蝶,心中早已巴不得接下這蓋頭,看看蓋頭下的那張臉兒,想必早已是熟透了的蘋果了。
筱蝶在蓋頭下,心情緊張到了極點。緊緊的抓住手裡的紅絲綢,都捏出了汗。雖然她看不見外面的情況,但是聽著聲音,就知道人不少。心想幸虧有這紅蓋頭蓋著,要不然她怎麼好意思在眾目睽睽之下拜堂成親啊?
“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對拜!”一對新人隨著這個喊聲,一一拜過了。“送入洞房!”此聲一出,鞭炮聲,和人們的歡呼聲,此起彼伏。這一聲,意味著這對新人已經正式成了夫妻。人們簇擁著新郎倌兒、新娘子一起進入了新房。
拜堂完畢,外面的喜宴也就擺起來了。人們紛紛入席,蕭旭堯也出來陪酒來了,就留了巧兒在新房陪著筱蝶。
吃過午宴,送親來的人們,辭過蕭家主人,又都返回葉家去了。旭堯在外面被朋友們鬧了很久,才被送回新房。本來還要鬧洞房的,都被蕭旭堯給打發走了。他可捨不得讓筱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