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第2/4 頁)
本書重點之二:復古。
也不知為什麼,我就喜歡看那些老房子、老建築,我總會在外面探頭捺腦,貪圖著多看一眼,或幫它拍張照留念,要是沒人住的話,我甚至會爬進去參觀一番。
那硃紅的大門或許有些褪色,那綠色的窗橋可能也剝落了,但我就是為之神住、為之嘆;皂,或許就在這方空間中,一段傳奇正從我指間流過。
最近聽臺語老歌聽得很人迷,還會自己唱到淚眼濛濛,頗有時空轉換的錯亂感,光看那些歌名就教人驚覺歲月之悠悠。
“流浪的馬車”該去哪兒找?‘水車姑娘’怕是再也看不到了;‘擦皮鞋的少年家’似乎都是老伯伯了;至於‘流浪天涯三兄妹’可能都到法院去告爸媽了吧?
“離別的公共電話”如今該是‘離別的行動電話’;而‘為著十萬塊’大概要變成‘為著一千萬’;就連‘中山北路走七遍’都有了現代版‘忠孝東路走九遍’。
當然,也有歷久不變的情節仍在今日上演,像是‘夜夜為你來失眠’、‘難忘的人’、‘看破的愛’之類的。此外,我想有一首歌應該可以流傳到下世紀,那就是:‘為錢賭生命’,本小姐我可是超愛這首歌,夭天唱不停呢!
本書重點之三:夏天。
這、這算什麼重點?其實翻開carrie的每本小說,大概有一半或三分之二都是描寫夏天,早就被我寫到沒什麼可寫的地步了。
好啦好啦!原諒人家吧!人家喜歡夏天是有理由的嘛!
雖說我這兒還是時睛時雨的五月天,但夏天好像其的來了耶!昨天我就親眼看到了三個裸男,不!該說是三個上半身赤裸的男人,可能是天氣太熱太悶,他們就忍不住脫去了上衣。
羨慕我豔福不淺嗎?唉!很遺憾的,他們都只是住在我對面的鄰居,不小心讓我從陽臺看見而已。
還記得某日我和好友阿停進街(別懷疑,她名字裡的停就是停,並非婷或庭或亭),在某百貨公司裡面有一處籃球場,裡面的少年郎正在玩三對三鬥牛賽。
如此青春汗水,我看得目不轉睛,卻憤恨不平地問:“為什麼他們不脫上衣?”
阿停指著上面的人場須知,原來在這裡柯籃球不準脫上衣打赤膊。
“去!那還有什麼好看的?。當場我轉頭就走。
是的,夏天已經到了,別以為只有男人有機會眼睛吃冰淇淋,其實,一旁虎視眈眈的女人也是很多的……
近來腦中常浮現一些白痴造句法,在此想為男主角們發聲一下:
場景可能是在機車旁,“雨伊,快把雨衣穿上,要下雨了!”
或許在家門口,“雨詩,瞧瞧你怎麼被雨淋溼了?快進來!”
以及冬日的暖爐前,“雨音,你聽這下雨的聲音真是好美喔!”
當然還有床邊細語,“雨玫,你看看窗外雨停了沒?”
也可能散步在林間小路上,“雨睛,天邊有彩虹呢!看來是雨後天睛了。”
想著想著,自已就笑了起來,多無聊的我,寫了這些‘雨’字輩的女主角,又編了這些愚蠢的情節,然後笑得不可開交,誰能明白我心中的快樂呢?
滿紙荒唐言,都雲作者痴……對我來說,可能是白痴的那個痴吧……
截稿之前,carrie仍然善盡小說家之責,很認真地收看多部連續劇,以吸取日月夭地之精華、融會古令中外之文化。
拿著遙控器,手指頭已有記憶,會自動轉到日劇‘大和拜金女’、韓劇‘藍色生死戀’、大陸劇‘哈啦天使’、美國影集“慾望城市”。
糟糕!怎麼都沒有本土產的作品?這樣加何彰顯我的愛國之心呢?有了、有了,就是那改編日本漫畫的臺劇“流星花園”!(嗯……這個補充似乎怪怪的)
不久前,我也很喜歡看‘大醫院小醫師’,還有我媽媽都準時收看“臺灣阿誠”、“飛龍在天”、“烏來伯和十二姨”,這樣夠愛鄉愛民了吧?
總之,希望我們自己能創造出好的作品,不管是音樂、漫畫、戲劇、電影、大眾文學等,讓臺灣成為一個融合創意、尊重創意以及發揮創意的地方。
話說在carrie的書房中,有一張矮矮的桌子,是用來打電腦和吃飯用的,還有一張高高的桌子,是用來放書和畫圖用的。
但在不知不覺中,高高的桌子上堆滿了讀者寄來的信件回函,而我的笨貓開始喜歡上那溫暖的地方,每天都坐在小山上看著我被電腦打。
所以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