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部分(第2/4 頁)
的龐大國土,但是在地圖上一看就知道,其北部大部分都是世界上最大的沙漠——撒哈拉沙漠的一部分,幾乎可以用寸草不生來形容。
南部區域大部分是稀疏的熱帶草原,氣候相對北部算是好了不少,年降雨量在三五百毫米左右,聽起來好像不少,但是這些水都是集在雨季下過來的,而農業生產最需要的是穩定,但即使是如此,查德整體的淡水儲量也不容樂觀,境內最大的湖泊——也是查德國名的來源,查德湖,在40年內面積銳減,由原來的萬平方公里,到現在只剩下原來差不多一半多,萬平方公里,昔日的漁民現在都在乾涸的湖床上成了農民。
知道現在,查德大部分的居民還是大部分還是靠地下水為生,水資源也是限制這個國家農業最重要的因素,直到現在,查德還無法實現基本的糧食自己,少有災害就會形成饑荒,作為這個國家暫時的統治者,李立天決定還是從這一點開始著手出發。
借鑑地球上那些缺水國家的做法,無不是從開源節流來進行,而開源的手段,目前可行性比較高的也只有海水淡化——但尷尬的是,查德恰恰是一個標準的內陸國家,國境距離最近的海港有1600多公里遠。
而節流,就是模擬以色列那種國家,引進先進的滴灌農業,在國內建設大量的水力設施,尤其是最基本的自來水管道,或者水庫,但這種建設的成本,對查德這個國土不算小的國家來講,是很尷尬的,典型的吃力不討好,花費巨大不說,即使建成了,也未必就能解決這個問題,關鍵是水,沒有水,再好的水利設施,也只是空談。
靠地下水是沒有什麼前途的,地下水的儲量根本就經不起長年累月大規模的使用,別說是國家級日後可能還要供養無數工廠的工業用水,就算是一個村子裡面打井,僅僅用於生活用水,如果長年累月不下於,地下水水位也會不斷下降的。
從這一點上來看,查德的貧窮與落後,貪汙雖然佔了很大一部分原因,但是自然環境的惡劣,也是一個很重要的因素,目前查德人傳統的放牧業與棉花種植,其本質還是一種粗放的原始農業,如果任由這種情況發展下去,本就脆弱的南部草原生態,很可能也會在幾十年之後,變成和北部一樣的不毛之地。
還是按照幾個人辦事的邏輯,既然缺水,那就去有水的地方找來不就是了,因為不論是什麼東西,反正對於可梅爾王國來講,運輸的成本基本為0。
同日下午,巴西。
因為李立天在美國的表現,巴西總統不敢怠慢,得知李立天的到來之後,這位女性總統給予了李立天很高的外交規格,雙方剛剛坐定之後,李立天就以查德臨時總統的身份,直截了當的丟擲了“巴乍雙方就淡水資源合作若干條建議”。
根據李立天的提議,乍方將每年支付給巴方三千萬美元的“水資源使用費”,而巴西方面不需要支付任何的代價,只需要允許查德方面在亞馬遜河在大西洋的出海口位置,放置一個不產生任何汙染和影響的“水利輸送裝置”,說罷,李立天還拿出封敬亭給自己的“設計圖”,看起來就跟一個巨型的細孔篩子差不多,看圖紙上的面積,應該有一平方公里多一點,就在巴西總統認為這可能是一個“捕魚”裝置的時候,李立天笑著搖頭,說這些篩子設計恰恰是為了把魚類和其他雜質阻擋在外的裝置,而且整個裝置也不會橫在河道口,而是平放在出海口附近的海底,絕對不會對當地的生態環境,或者漁業資源,產生任何的影響,淡水是查德唯一需要的東西。
但僅僅靠李立天的一張嘴,是沒辦法讓巴西總統放心的,因為李立天在美國的表現,巴西總統雖然客套,但是言語間總是有揮之不去的戒備,在這次會談的末尾,巴西總統希望能夠徵得國內專家詳細論證之後,再來考慮這件事。
李立天沒有放棄,按照他的名單,他很快找到了第二家,同樣是淡水儲量大戶,加拿大。
同樣處在北美,同樣是發達國家,但是加拿大人的名聲就比美國好了不少,對意識網的接受程度也比美國好很多,就目前的情況而言,加拿大政府不禁止,也不鼓勵公民去使用意識網,就把它純粹當一種普通工具來看待。
在對待李立天的態度上,加拿大政府也保持著跟意識網一樣的態度,對於李立天提出“購買淡水”的計劃,加拿大政府並沒有像巴西政府一樣謹小慎微,一口拒絕,而是同意讓李立天“試一試”,如果真的如他所說,對環境沒有任何危害,那賣水這種無本買賣他們也樂得接受。
聖勞倫斯河是北美五大湖的出水口,全年流量穩定,平均每秒14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