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部分(第1/4 頁)
我是不鳴則已,一鳴驚人啊,韓相得意洋洋的想。
“殿下,茲事體大,萬萬不可被黃大人知曉,黃大人行事太過保守,一旦知道的話定然勸阻,那可是把大好機會往外推啊。”韓相知道太子耳根子軟,又知道表哥的作風,所以及時勸了一句。
“孤心中有數。”太子點點頭,威嚴的坐正,道:“王將軍,你手中有多少可用之兵?”( )
4…35 清明時節雨紛紛
每年清明節皇帝都要去大報恩寺進香,清明時節,春色盎然,郊外遊人如織,踏春的,掃墓的。()城外的大路上車馬相連,摩肩接踵,各佛寺內人滿為患。
一輛沒有任何標記的氈車駛進了大報恩寺的偏門,來寺廟進香還願的貴人很多,自然不能和普通香客那般步行進寺,都是車輛直接進禪寺後院。
馬車駛到禪寺後院,跟在車後護衛的彪悍漢子們身手矯健的跳下馬來,把守住所有門戶,一箇中年老者從車內鑽出,從容的走進禪房,若不是他雙眼中若隱若現那種睥睨天下的氣度,單看衣裝的話,也就是家財萬貫的員外罷了。
此人正是大周皇帝,報恩寺就是他下令建造的皇家寺廟,陛下一心向佛,每年總要抽出時間來上幾次聽法師講禪,其中清明節是必定來的,十餘年來已經形成了慣例。
主持大師並未遠迎,這是皇帝交代的,一切從簡,不要擾民,禪寺後院古木參天,曲徑通幽,但不管身處何地,只要一抬頭就能看到高高矗立的琉璃塔。
今天琉璃塔暫時封閉清掃,不對香客開放,其實是方便皇帝登臨,在禪房內和老主持閒談兩句之後,皇帝起身前往琉璃塔,侍衛們不遠不近的跟著,警惕的目光不時掃視著四周,忽然一個侍衛聳了聳鼻子,似乎嗅到什麼不該有的味道,此時一陣銅鑼聲響起,尖利的聲音大叫道:“走水了!”
大報恩寺的業務很多,其中有一項是替人保管棺柩,那些客死在京城的官員商人,往往先在寺廟裡暫放,等合適的時機再遷往老家,清明時節燒紙的甚多,引起火災是很正常的事情。
但是在皇帝微服前來的時候生火災就不那麼正常了,侍衛們飛撲上,團團護住皇上,刀劍出鞘,手弩緊張的瞄準四周,生怕有人趁機行刺。御林軍統領於恢持長弓,弦上搭著四支鵰翎箭,鷹隼一般的眼神不放過任何風吹草動。
寺內銅鑼雲板聲不斷,黑煙湧起,高達十餘丈,人聲鼎沸,腳步雜亂,受到驚嚇的香客們拼命往外跑,和尚們提著水桶往來救火,卻被香客們攔住,寺廟內亂做一團。
但想象中的刺客並沒有出現,反而有一隊手持棍棒的武僧衝出來保護皇帝,看他們彪悍的表情,犀利的眼神,不像是和尚,反倒像是行伍中人,廟祝也來了,慌忙向皇帝解釋,只是不小心走水,並無其他變故。
侍衛們緊張的要死,皇帝卻只是風輕雲淡的一笑:“無妨,朕不礙的,快去救火吧。”
廟祝擦著冷汗下去了,皇帝望著高聳入雲的琉璃塔,無聲的嘆了一口氣,這把火是你的憤怒點燃的麼?
皇帝繼續向琉璃塔走去,侍衛們絲毫不敢懈怠,緊緊保護在身側,於虎更是不離半步,長弓依然在手。
走進塔門,皇帝邁步走上樓梯,於虎眼神猶豫了一下,但並沒有開口問什麼,皇帝就是皇帝,他的所作所為不需要向任何人說明。
皇帝雖然年過五旬,但身子骨依然硬朗,不需要任何人攙扶,一口氣登上了琉璃塔頂,塔內事先已經安排了若干名侍衛,做過仔細的搜查工作,斷無可能隱藏殺手什麼的,報恩寺是皇家寺廟,又是皇帝經常來的地方,安全工作相當完善。毫不亞於紫禁城,這也是皇帝信心滿滿的原因所在。
一直走上琉璃塔的第七層,也是最高的一層,若是尋常寶塔,最高一層往往空間逼仄,難以立人,但是琉璃塔空間寬敞,最高一層仍能站籠人。
從塔窗望出去,龍盤虎踞的京城景色盡收眼底,秋毫分明,皇帝臉上波瀾不興,忽然伸出一隻手:“千里鏡。”
皇帝出行,各種物品齊全的很,命令一聲聲傳下去,一支千里鏡很快呈到皇帝手中,皇帝拉出鏡筒,眯起一支眼,向外看去,於虎注意到,皇帝觀察的是皇宮和禁軍大營方向。
箭術高手的目力非比尋常,遠遠的就能看見禁軍兵營中似乎有集結的跡象,於虎心中一緊,看來佛寺中這場火災絕非偶然,是某些人想把皇帝困在這裡,然後還有更大的企圖。
皇帝的瞳孔微握縮了一下,臉上浮起一種奇怪的表情,似笑非笑,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