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部分(第3/4 頁)
”
王聽得這話,驚疑不定地望著肖遙,半晌才吐出一口氣頹然道:“王雖不是大才,自問尚有幾分歪才。世上之人盡皆眼高手低之輩,說話第一、無能卻也佔得第一,為所不齒。自王遇到二郎後,方知天外有天、人外有人。二郎先前所行之事尚當不得大智二字,然今日聞得二郎之言,佩服萬分。當日十一郎與二郎結拜,雜家只道二郎攀了高枝,至此時方才醒悟,當日實是十一郎慧眼識才。一個十一郎,一個二郎讓王某汗顏。”王此言出自肺腑,字字懇切。
肖遙也不推脫。頗有些牛逼哄哄地天高雲淡。莫測高深地笑笑點點頭。“然則當日地情形如何。二郎不知。還請晉卿細細道來。”
“當日朝堂向太后這麼一問。章惇身為宰相。他道:母以子貴。如果繼統。應立先帝同母弟簡王。”
“這話一出。怕是向太后不大高興了。”肖遙沉吟。
“是啊。向太后隨即就問章惇:卿所言何指?何謂同母弟?六個皇子難道不是哀家地兒子?”王喝了一口水。繼續道:“而後章惇道:按照長幼之序。當立九子申王。滿朝文武誰人不知申王有目疾。登時朝堂之上恍若民間菜市場一般鬨鬧。”王說到這裡。臉上也浮出笑意。
這王口才倒是一流。雖不在場。倒也讓人有身臨其境之感。
“接下來太后就問:接下來便是那端王了吧?豈知那廝竟不顧朝綱禮儀。大呼:端王輕佻。不可以君天下!奈何太后主意已定。自是不能再容忍那廝滿嘴胡言。遂端王繼位。”
肖遙雖然知道些許其中關鍵,但其中的細節尚不可得,今聽聞王一席話才曉得整個始末。
肖遙心情大好,和王又開始縱論古今、詩詞歌賦胡亂侃扯著。
正投機間,吳用遣人來報,說是官家來人了。二人忙整理衣冠,在客廳靜候。
來人是個宦官,約莫四五十歲,不過模樣還算俊朗。身高大概有一米八零左右,面容白皙,行走之時還有些讀書人的氣質。若然不是那身打扮,肖遙還以為是哪位學究。
“雜家在這裡給侯爺和駙馬請安了。”來者說罷行了一禮,神態恭敬之至,顯是來前趙再三叮囑之故。
“不知尊客所來何事?”肖遙心中大概猜測來者必是趙心腹之人,所來大概也是為了簡王黨朋之事。
“陛下遣小的前來正是與侯爺有事相商。”言罷住口,不再言語。
那王自也是識相之人,當下和肖遙告辭,說有些事情云云。肖遙也沒再挽留,由得他去了,約好改日暢飲言歡。
待王離去,來人方道:“陛下近日頗有些瑣事,待事情稍定,陛下定然親至,還望侯爺海涵。”平日在趙身邊聽聞侯爺如何如何了得,尚不在意,頂多是一大才之人。待今日來前,陛下曾再三交代要恭敬,甚至交代要說這一番話,這才讓他注意面前這位儒生氣十足的書生。
“還沒請教公公高姓大名?”肖遙微笑道,這笑讓人如沐春風,但又添幾分上位者的威嚴。肖遙自後世穿越而來,帶著些後世不羈的性格,這映入長居深宮的太
,自然也就視為威嚴。
“賤名不足掛齒,而今侯爺問及,小的就說了。小人姓童,名貫。”
甫一接觸,只覺肖遙白皙的臉龐,儒雅的氣質,怎麼看都只是一名普通的書生。只是這書生著實俊俏了點,除此別無差別。自進門至此時,他卻發現這肖遙果然有些不同,身上的氣質甚至連當朝宰相都不能及。童貫何人,若連這些眼力都沒有如何能得皇帝歡心?太監本身就是察言觀色、揣摩人心的箇中能手,這下童貫心中也不敢胡亂評價肖遙,一心一意把皇上交代的事情辦妥當為真。
且不說那童貫對肖遙心生敬畏之心,這肖遙心中也是驚駭萬分。童貫是誰?童貫與蔡京是北宋臭名昭著的“六賊”中領袖級人物。《水滸傳》中高俅狠吧?可高俅卻連“六賊”的提名都沒上,可見童貫為惡多深。
肖遙記得童貫官拜節度使,相當於現在的軍委副主席,擁有軍隊的絕對指揮權。也正是他使得宋軍戰力陡降,甚至在打遼軍之時,七千遼軍大破宋軍十五萬,還差點全軍覆沒。
恥辱!這些恥辱都是拜面前之人所賜。
肖遙暗自隱忍,遲早找個機會做掉這個禍國殃民的閹人。再一想,自己可以改變這一切,忍不住搖頭暗笑。最近事情正到緊要關頭,搞得人都有些疑神疑鬼。
“侯爺?”童貫在側叫了幾聲,肖遙才回過神來。“陛下請教侯爺接下來該如何?”
肖遙沒有說話,低頭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