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滿漢分裂(第1/3 頁)
李昊聽了吳三桂的話之後,隨即沉思了一下。
然後說道:“王爺此時莫要著急,如今攝政王並無收回王爺手中兵權的打算,況且漢將都在外領兵打仗,一旦貿然收回兵權,必然會引起不穩定。”
吳三桂聽了之後,也隨之點了點頭,他認為多爾袞不是庸才,如果一番謠言就讓他將漢將的兵權全部收回去了,必然會引起漢軍的不滿。
而且無論是吳三桂,還是尚可喜、耿精忠、孔有德等漢將,他們手中的軍隊都是嫡系子弟,也不是那麼好收編的。
“那三桂是否還要攻打潼關?”
吳三桂隨後問道。
李昊立刻說道:“潼關一定要攻打,如果王爺猶豫不前,那才正中這些人的奸計。”
吳三桂隨即點了點頭,同時他內心非常詫異究竟是何人造謠?
隨後認定可能是滿清的一些權貴,這些阿哥貝勒們根本就看不慣以吳三桂和洪承疇為首的這些漢將。
當初多爾袞為了收復這些漢將,也是授予了他們非常高的地位,如今吳三桂、尚可喜、耿精忠、孔有德都授予了王爵,這在滿清內部引起了激烈反對。
其實吳三桂可能不知道,在京城的謠言,都是大明錦衣衛釋放出去的,目的就是為了給吳三桂這些投降的漢臣製造麻煩,也可以讓多爾袞手下的滿漢官員產生裂痕。
“啟稟大帥,從京城運送過來的糧餉在經過洛陽的時候,被豫親王多鐸扣押了。”
就在此時,一個侍衛慌張地跑了進來,然後說道。
吳三桂聽了之後,頓時大驚,多鐸竟然扣押了他的糧餉,這些糧餉是多爾袞從京城調運過來的,是支援吳三桂攻打陝西的。
吳三桂身邊的馮鵬和李昊聽了之後,也是一陣震驚,眼下事情更加麻煩了。
吳三桂一時也亂了陣腳,在地上來回亂轉,多鐸這是為何?兩人之前還一副和善相處,如今竟然扣押他的糧餉。
“來人,備馬,本王要去洛陽。”
吳三桂思來想去,最後決定還是去一趟洛陽,畢竟這個時候他手上可以利用的籌碼已經非常有限。
雖然手中還有三萬將士,但是其中最精銳的關寧鐵騎的家眷都在京城,吳三桂不敢貿然和滿清為敵。
當初他佔據山海關,無論是李自成,多爾袞,還是明朝對他都是非常敬重,爭相拉攏,就是因為他手中的山海關位置重要。
如今吳三桂在潼關外面駐守,沒有什麼重要可言,加上手下精銳的關寧鐵騎家眷都在京城,所以吳三桂沒有任何籌碼和滿清對抗,此時也只能去洛陽拜會一下多鐸,看看多鐸究竟為何扣押他的糧餉。
回想眼下的時局,吳三桂內心一陣淒涼,沒想到自己竟然落到如此地步,當年攻破京城的時候,被授予平西王,可謂是意氣風發,但是短短的兩年功夫,竟然落到這般地步,讓吳三桂內心唏噓不已。
而且從南面傳來的訊息,大明南遷之後,非但沒有頹敗的跡象,反倒是在朱由檢的帶領下出現了中興的跡象,商賈繁盛,糧食豐收,數十萬明軍武備齊全,已經牢牢地控制了江南的局面。
這是像吳三桂這種貳臣最不願意看到的局面,當初他們背叛了大明,理由就是大明朝腐朽墮落,但是現在他們眼中的腐朽和墮落沒有發生。
所以江南的局面越好,吳三桂和洪承疇他們內心越緊張。
潼關距離洛陽不遠,吳三桂帶著侍衛快馬趕路,一天便到了洛陽城,滿清豫親王多鐸就在洛陽駐守。
來到洛陽城之後,吳三桂看到洛陽城的城池雖然被修復了,但是周圍依然荒涼,大量的土地還在廢棄。
看到這般景象,吳三桂心中多了一份擔憂,多鐸不善生產,等到今年秋季,如果沒有糧食,那時該如何是好。
滿清佔據洛陽和開封之後,大部分百姓被肆屠掠,加上之前李自成也屠殺了不少百姓,所以這兩地百姓已經非常少。
如今多鐸的大軍就在洛陽駐守,滿清旗人大肆掠奪奴隸,搶佔土地,最後的結果就是洛陽和開封兩地能夠耕種的人口大量減少,加上多鐸不善生產,此時春耕時節已經過去,於是洛陽城外大量的田地還是荒廢的。
很快,吳三桂就見到了豫親王多鐸,多鐸此時正要趕去京城參加多爾袞的大婚,沒想到吳三桂竟然來了。
“末將拜見豫親王。”
吳三桂謙卑地朝著多鐸行禮,在多鐸這些滿清權貴眼中,根本就看不上吳三桂他們這些投降的漢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