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大戰在即(第1/3 頁)
多鐸在出兵之前,派出了一百侍衛護送前高麗王李倧去京城,這樣他就可以將這個最大的危險排除了。
李倧也無奈地選擇了離去,現在高麗的天下已經是多鐸的了,雖然多鐸手下的滿清軍隊不多,但是漢城反對的官員已經被李凒清理的差不多了。
當多鐸要護送李倧去京城的訊息傳開之後,漢城官民還是一陣嘆息,現在的高麗真的是任由滿清宰割了。
其實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導致高麗淪落到如今的地步,那就是官僚階級的腐敗無能。
從李倧朝開始,高麗官員就不再有平民入仕出現了,全部都是由權貴地主壟斷,這些人中飽私囊,貪婪成性,而且沒有一個人是有血性的,最後時刻根本就談不上忠誠。
於是在面對多鐸的淫威之時,高麗官員紛紛選擇了沉默,他們雖然對多鐸不滿,但是沒有人真正站出來反對。
這些官員都清楚,他們給誰效命都一樣,只要保住了家財就可以了,多鐸得勢,那就聽命多鐸,等到高麗王世恢復了權利,他們在效命高麗王世也不晚。
還有那些在外統兵的高麗將軍們,更是聽命多鐸的命令,很快就站到了多鐸一邊,所以高麗淪落到了今天。
多鐸看著手下的侍衛護衛著李倧離開漢城之後,心中頓時一陣歡喜,將李倧送去京城,不僅可以將麻煩帶走,還可以美曰是讓李倧去京城沐浴大清皇帝的恩德,同時也可以看望自己的兒子們。
多鐸也沒有將話說決,他說等到明年春天,高麗的局面穩定了,到時候李倧就可以回到高麗了。
自然沒有人相信多鐸的話,但是也沒有站出來反對多鐸,於是悲慘的李倧只能可憐地看著送行的百官。
這些官員紛紛迴避,沒有一個人敢看李倧一眼,因為這些人內心恐懼,更感到愧疚,所以不敢多看一眼李倧。
送走了李倧之後,多鐸正式準備出兵了,他集合了將近五萬大軍,然後浩浩蕩蕩地朝著南面的釜山進發。
多鐸知道他必須要將明軍趕入大海,不然高麗的民心就不會穩定,他手下的滿清軍隊人數不多,一旦高麗人起來法抗,必然會遭受滅頂之災。
多鐸統領的高麗大軍很快就來到釜山地界,同時他們也得知了釜山城已經全部戒嚴,明軍擺出了一副死守的架勢。
多鐸自信滿滿,他認定釜山絕對擋住不住他的進攻,他手下有五萬兵馬,釜山只有不到一萬人,而且還有很多人是倭人。
在多鐸看來,這些倭人根本就沒有什麼戰鬥力,同時也譏諷大明竟然招募倭人打仗,真是窮途末路了。
多鐸也打算利用倭人和高麗人的仇恨,好好地發動手下的高麗大軍攻城,消滅他們心中的仇敵。
多鐸不是庸才,他一路上也在收攏手下高麗將領和士兵的人心,首先多鐸從高麗軍隊中挑選了兩千名勇士,編入了他的侍衛隊立面。
這些人全部都是透過選拔挑選出來了,多鐸不看出身,只看這些人的能力和武藝,所以這樣的選拔也讓高麗軍隊森嚴的階級被打破了,很多窮苦出身的底層士兵獲得了上升的通道。
成為多鐸的侍衛之後,這些高麗士兵不僅可以獲得鮮亮的鎧甲和精湛的武器,還可以得到每個月充足的餉銀,並且回到漢城之後可以得到土地和房屋,至於女人,一路上的隨軍女人都優先多鐸的侍衛們享用。
同時多鐸約束軍紀,一改之前縱容手下滿清侍衛的做法,一律從嚴軍紀,大軍沿途不得擾民。
多鐸手下的滿清侍衛都是多爾袞的侍衛,也算是滿清中最精銳的勇士了,他們對命令是嚴格執行的,一路上對沿途百姓也沒有騷擾。
反倒是高麗軍隊對自己的百姓動手動腳,但是這些人被多鐸發現之後,全部就地正法,直接處死。
嚴肅的軍紀,冰冷的屠刀,讓南下作戰的多鐸大軍頓時肅然,軍心士氣都得到了提升,戰鬥力也上升了不少。
多鐸晚上親自巡營,和普通士兵一同吃飯,睡在大通鋪裡面,還處置了一些兵痞和惡官,完全就是一位親民的統帥,立刻贏得了普通士兵的讚賞。
這些最底層計程車兵才不會在意統帥是什麼人,他們只知道誰對他們好,他們就認可這個人,況且這麼多年來,高麗大軍的統帥也不全是高麗人,有明朝人,有滿人,所以底層士兵也不在意這些。
反倒是多鐸的嚴令,讓軍中的很多高麗軍官們不高興了,但是這些人也礙於多鐸的殺伐果斷,也只能忍氣吞聲。
多鐸一路行軍,一路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