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新式海船(第1/3 頁)
明軍在東南沿海的勝利,讓朱由檢大為歡喜,桂王作亂帶來的動亂局面此時徹底穩定了,朱由檢隨後開始放手改革,推行新政。
現在推行新政的阻力已經小很多了,雖然很多地主和商人有怨言,但是面對朝廷的強勢,他們也不得不接受了。
內閣三位大學士範景文、蔣德璟、錢謙益三人全權負責新政的實行,至於朱由檢,在過完春節沒幾天,就跑到了金陵造船廠,金陵造船廠剛剛傳來一個好訊息,那就是朱由檢改進的兩艘戰船造好了。
朱由檢一行人來到金陵造船上,身邊有剛剛從福建回來的黃得功,還有從武昌回到南京的李守榮,以及工部尚書宋應星,海軍總兵張水牛,第四軍統領黃斐,內閣大學士範景文、錢謙益也跟隨朱由檢一同來到了金陵造船廠。
張水牛帶著他在淮安訓練的海軍來到了南京,接受朱由檢的檢閱,雖然只有六千人,但是大明朝終於有了自己的海軍了。
加上明軍在泉州繳獲的鄭芝龍的五百多艘海船,大明的海軍的力量大大增加。
朱由檢隨後將黃斐編入海軍序列,連同張牛水的六千海軍,編制為海軍第一軍,將現在明軍手中的海船全部都交給這兩人。
海軍第一軍由黃斐擔任統領,張牛水擔任副統領,兩人帶兵南下,在泉州接收繳獲的海船,同時兵部收編東南沿海的船工,編入海軍第一軍,在泉州開始訓練。
很快,朱由檢一行人就來到了金陵造船廠。
金陵造船廠歷史非常悠久,在隋唐時期,這裡就是當時全國最大的造船基地,到了宋元也是如此,明初定都南京,也就是金陵,當時鄭和下西洋的海船全部都是出自金陵造船廠。
直到今天,金陵造船廠雖然荒廢了很多,但是經過朱由檢的改造,在不到半年的功夫裡面,就恢復了鼎盛的局面,現在造船廠有船工兩萬人。
朱由檢來到在長江岸邊造船廠的演武場,此時兩艘全新的海船已經停泊在江面上面。
這兩艘海船是朱由檢和船匠們一同設計的,結合了朱由檢對後世海船的認識和現在西洋人的海船的結構,最後進行一番改良設計,然後建造的全新海船。
兩艘全新的海船立刻吸引了在場人的注意力,紛紛將目光投向遠處的江面。
這兩艘海船每艘都有十丈長,三根巨大的桅杆豎立在船上,風帆全部採用三角帆,這種先進的三角帆不僅可以讓海船操控的更加容易,而且還可以在逆風情況下航行。
此時荷蘭人人已經開始使用,但是沒有大量裝備海船,很多海船依然沿用老式風帆。
朱由檢改進的這種海船最大的特點還不是它的風帆結構,而是它的船體結構,朱由檢此時全部採用尖底密封艙結構,這種海船在海上的航行速度非常快,就是荷蘭人此時也沒有使用密封艙。
這種設計大大地增加了船隻的穩定性和抗擊風浪的能力,非常適合海上遠距離航行。
經過金陵造船廠三個月的建造,朱由檢心目中的海船終於完成了,全新的設計,完全不同於大明朝的福船,採用了整根加固龍骨,密封艙的海船,讓在場的人大為驚訝。
眾人還是頭一次看到這種海船,尤其是看到全新的尖底船底,讓人非常不解和詫異,甚至認為這種海船能不能航行。
朱由檢還在新海船上面加裝了全新的武器系統,這種新式海船的船舷一層安裝了二十門火炮,一側十門。
海船的甲板上面還有數門輕型火炮,這些輕型火炮可以在甲板上移動,非常方便,在接舷戰中使用非常合適。
“陛下,這是兩艘海船的圖紙。”
此時,宋應星帶著朱由檢來到了江邊的一座亭臺裡面,此時一張巨大的圖紙就擺在朱由檢的前面。
這是全新海船的圖紙,按照朱由檢的要求,對生產圖紙進行全面的改良,也就是更加細化圖紙工藝。
朱由檢這次來不僅為了巡視海船,更是為了檢驗圖紙,朱由檢非常清楚一件武器裝備能不能起作用,它的生產效率是關鍵,如果這種全新的海船無法快速生產,那麼一切都免談,所以朱由檢改進了生產工藝。
當年福特汽車流水線的生產作業,將汽車的生產效率大大提升,朱由檢也明確要求宋應星按照分工協作的方式生產。
“按照陛下的旨意,臣下將造船的零件進行了分工,桅杆交給杭州的工坊來做,船身板材在南京來製作,龍骨放在太平府完成……”
宋應星隨後指著眼前的圖紙一一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