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江戶幕府(第1/3 頁)
朱由檢突然決定回南京,讓隨行的官員非常驚訝,眼下荊襄之戰還沒有結束,雖然明軍取得了決定性的勝利,但是北面的重鎮襄陽還沒有攻破,所以戰事還不算結束。
但是一個倭寇竟然讓皇帝陛下改變了行程,隨行官員也不得不改變路線,立刻調頭回到荊州,然後乘船順江而下,一路朝著南京而去。
同時御林軍按照朱由檢的命令將在承天府的王璟芝他們連夜接回了荊州城,然後隨同朱由檢一同返回南京。
王璟芝他們被連夜接回了荊州城,然後就被告知要返回南京,心中都有些沉重,猜測一定是有要緊的事情發生了,不然皇帝陛下怎麼會突然改變行程。
朱由檢知道倭寇的事情絕對不是小事,必須要儘快拿出對策來,一旦再次出現大規模倭寇進犯大明沿海的局面,那將會嚴重影響江南的安全穩定。
而且朱由檢也絕對不會允許這樣的局面再次出現,所以他準備立刻回到南京,要好好地收拾一下這些倭寇。
首先朱由檢需要弄清楚這些倭寇究竟是從哪裡來的?日本現在正是江戶幕府統治時期,現在的幕府大將軍是德川家光。
德川家光是德川家族第三代幕府大將軍,統治著日本三分之一的土地,餘下的土地在各個藩國的統治之下,這些藩國的統治者名為大名,他們在名義上也屬於江戶幕府統治。
江戶就是日本後世的東京,現在是德川家族統治的中心,德川家光已經繼承幕府大將軍二十年。
現在的日本天皇已經是傀儡,實權都在德川家光手中,但是幕府統治的土地只有日本的三成,餘下的都在大小藩國手中,這些大名也是割據一方的勢力,但是因為手下的土地有限,所以他們不得不名義上歸順江戶幕府統治。
在此時的日本實行嚴格的等級制度,首先就是武士,然後是農民,手工者,最後是商人,各階層都受到嚴格限制,世代傳承,不得僭越,也不可以通婚。
武士佔據日本人口的一成左右,餘下的最多的就是農民,佔到了八成,然後就是手工業者和商人。
無論是在德川家光的江戶幕府,還是在普通的藩國大名手中,軍隊都是由武士組成,這些武士同時也是統治下面的基層單位。
一般一個武士家族下面都會統治幾戶、幾十戶,甚至上百戶的農民,這些農戶供養武士家族,同時也需要給統治他們的大名或者幕府上交賦稅。
雖然江戶幕府已經統治了四十多年,但是各地受到壓迫的農民起義不斷,加上外部勢力的進入,讓江戶幕府和各藩國的統治都受到了威脅。
這些外部勢力就是西方人,首先就是西班牙人和英國人,西拔牙人和英國人最早來到日本,然後就是荷蘭人,他們開始和幕府大名們做生意,進行貿易。
西方人和日本的貿易,讓日本統治者獲得了大量的金錢,但是也帶來了一個問題,那就是基督教的進入,此時西方人信封的是基督教裡面的天主教派。
天主教也就是現在西方世界主流的基督教,但是基督教還有另外一個教派,就是被天主教認定為邪惡的東正教,後世的俄羅斯就是信封東正教的國家。
西方的天主教很快就進入了日本,並且在日本最底層保受壓迫的農民中傳播開來了,這些愚昧的農民在接受宗教的同時,也因為宗教形成了團體,思想漸漸地變得活躍起來,加上本來就對武士統治階級的不滿,於是紛紛發動起義。
結果就是德川家光的江戶幕府和各藩國治下紛紛爆發起義,幕府大將軍和各地的大名不得不率領軍隊鎮壓,但是依然無法完全平息叛亂。
最後經過一番分析之後,統治的武士階級得出的結論是西洋人帶來的宗教導致了大規模的叛亂。
於是身為日本統治者的江戶幕府立刻禁止了天主教在日本的傳播,並且將傳教士全部趕了出去。
同時德川家光還執行全面的禁海令,任何日本人不得和西方人貿易,如果想要交易,必須要在指定的地方進行,那就是日本的長崎。
德川家光做出這個決定,不僅是為了限制西方人的滲透和宗教傳播,同時也是為了限制強藩的出現。
經過十餘年的海上貿易,日本的一些大名獲得了豐厚的利潤,並且漸漸地成為一方強藩,開始威脅到江戶幕府的統治。
江戶幕府治下有藩國兩百多個,雖然其中有一些藩國力量不弱,但是畢竟土地人口有限,所以根本無法和佔據日本三成土地,一半人口的德川家光統治的江戶幕府抗爭,只能歸順江戶幕府的統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