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章 叛將大會(第1/3 頁)
吳三桂輕鬆地攻佔了太原城,不僅令洪承疇驚歎,就是吳三桂自己也不敢相信,他機會沒有什麼損失,就攻佔了太原這座堅城。
並且吳三桂俘虜了上萬反賊,程奎的手下幾乎沒有進行上什麼抵抗,就紛紛投降了。
這也是反賊的一種常態,縱然是程奎對李自成如何忠誠,但是在太原城破之後,他的手下都已經失去了鬥志了,唯一的想法就是保命。
這些反賊們都非常清楚,保住性命才是最重要的,而且給隨打仗不都是如此,況且他們還是留在太原。
隨著洪承疇來到太原城,太原城漸漸地熱鬧起來了,吳三桂作為太原的主人,立刻熱情歡迎了洪承疇的到來。
在洪承疇之後,就是孔有德和耿精忠,同時在洛陽的尚可喜也來到了太原,這樣大明朝赫赫有名的五位叛將就全部聚集到了太原城了。
太原府,之前就是大明太原知府所在地,後來成為了程奎的將軍府,此時又成為了吳三桂在太原的府邸。
雖然太原城剛剛經歷大戰,但是太原城的建築沒有受到什麼損害,加上反賊大部分都投降了,於是太原城很快就安定下來了。
入夜之後,吳三桂召集來洪承疇、孔有德、耿精忠、尚可喜四人,還有軍事李昊,副將馮鵬,以及尚可喜的長子尚之信,眾人坐在廳堂裡面,一遍宴飲,一遍談論著眼下的時局。
“聽說大明要北伐了?”
孔有德一口豪飲之後,透著微微的醉意,然後說道,語氣中帶著自嘲的味道。
眾人聽到孔有德的話之後,面色泛起了一絲凝重,之前大家還有意迴避,說一些無關緊要的事情,眾人多年不見,如今見面了,也熱絡一番。
但是隨著孔有德的一句帶著自嘲的話,眾人立刻沉悶了,在場的人都已經知道大明要北伐了,大明詆報都報道了訊息,眼下估計北方的人都知道了。
“北伐,當年朱由檢是如何對咱們的,咱們在前面和女真人拼命,他在後面對咱們下手,聽信奸臣和閹黨的讒言,如果不是反了,現在早就繼熊延弼、孫承宗、袁崇煥的後塵了。”
耿精忠憤怒地說道,他在為自己的處境辯護,為反叛大明尋找藉口,但是也難以掩蓋他心中的失落和憤怒。
耿精忠憤怒如此生性多疑的朱由檢,竟然在南逃之後帶著大明朝又崛起了,不僅穩定了江南,而且在五年的功夫裡面,竟然讓明軍重新振作起來。
這是耿精忠他們最不願因看到的局面,但是偏偏就發生了,當初他們反叛大明,最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看到了大明朝的衰敗,內部有反賊作亂,外面有女真人的攻伐,大明江山遍地狼煙,所以他們不想為這樣殘破的大明繼續盡忠了,他們需要一另尋出路。
吳三桂一直沒有說話,他只是看了看身邊的洪承疇,如果論起在當初大明朝的地位,洪承疇絕對在眾人之上,洪承疇兵拜五省總督,授兵部尚書,賜尚方寶劍,這樣榮譽和地位,就是在現在的江南來看,都是五人能及的。
洪承疇心中嘆息一聲,他現在最後悔的事情就是當初投降了滿清,如今有反叛了滿清,現在是在大明和滿清之間裡外不是人,如論兩家最後誰奪取了天下,洪承疇知道自己都不會落得什麼好現場。
洪承疇隨後說道:“朱由檢當年確實生性多疑,但是如今到了江南,竟然防守武將駐守一方,而且還廢除了監軍,如此做派,著實出乎老夫意料啊。”
洪承疇確實不理解朱由檢為何變化如此之大,當年洪承疇對朱由檢可謂是非常瞭解,他清楚朱由檢的生性多疑,而且還沒有主意,雖然剛烈,但是無法主持大局。
於是就造成了當年遼東政策的不穩定,最後被滿清崛起,如果當年朱由檢信任第一人遼東總督熊延弼,穩固防禦,囤積力量,聯絡蒙古高麗,徐徐圖謀滿清的政策,就不會讓努爾哈赤有任何機會擴張力量。
當年遼東在熊延弼的鞏固下,防禦穩定,兵心士氣高昂,努爾哈赤五年不敢進犯,明軍甚至多次主動出擊。
但是指引一些奸臣的讒言,最後熊延弼被處死,整個遼東政策也隨之顛覆,最後導致了明軍的薩爾許之敗。
後來的孫承宗,袁崇煥都是如此,都是在穩定了遼東之後,不是被貶官,就是被殺,最為可憐的當屬孫承宗,一身本事被罷免返鄉回到河北高陽縣,最後滿清大軍攻入關內,攻破河北高陽縣之後,孫承宗帶著家族子弟伏殺了上百個滿清士兵,最後力戰被殺,實在是可悲。
洪承疇早就看透了朱由檢的秉性,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