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洪承疇看詆報(第1/3 頁)
洪承疇內心嘆息了一下,然後看了看張貴,隨後說道:“江南現在如何評論本帥?”
張貴聽了洪承疇的話之後,頓時一陣驚愕,他沒想到洪承疇竟然詢問這個問題。
但是張貴非常清楚江南對洪承疇他們的定為是漢奸,無論是民間,還是朝廷都非常明確地表達了對洪承疇這些背叛大明的人的憤怒。
但是張貴不敢說出來,只是說道:“小的知道大帥當年投降滿清也是迫不得已,大帥如今統領大軍,不如直接起兵反叛滿清好了,到時候陛下一定會寬恕大帥的。”
洪承疇嘴角翻起一抹嘲諷的微笑,現在他還有什麼臉面再站出來,就是反抗滿清,也落不到什麼好下場。
洪承疇非常清楚,在後世的史書上面,他已經被牢牢地打上了貳臣的印跡,即便此時反叛滿清,就是他有心效忠大明,但是明朝的史官也絕對不會改變對他的評定。
洪承疇就是文人出身,他非常清楚那些傲慢自以為是的文人會如何評價自己,所以現在他的任何舉動,都無法挽回如今的處境。
“你下去吧,本帥可以放了你,但是你不要再往北走了,察哈爾王造反了,滿清大軍正在圍剿察哈爾王,你去了非但買不少貨物,說不定還會搭上性命,回到江南好好過日子吧。”
洪承疇隨後說道。
張貴一聽,頓時滿臉歡喜,連忙跪在地上朝著洪承疇叩頭。
侍衛很快就將張貴他們押送了出去,隨後一個侍衛走進了洪承疇的營房,將一摞大明詆報放在了洪承疇的帥案上面。
這些大明詆報都是從張貴的車子上面搜出來的,張貴出發的時候帶了不少大明詆報,他也聽說大明詆報在北方是可以賣錢的。
洪承疇嘆息地拿起了一份大明詆報,因為這段時日察哈爾王的反叛,洪承疇一直都在操勞軍務,就沒有多少工夫看大明詆報。
加上山西偏遠,能夠傳到洪承疇這裡的大明詆報也時斷時續,有的錯了數個月,如今張貴帶來的這些大明詆報,全部都是一個月之前的,著實讓洪承疇歡喜了一下。
拿起一份最新的大明詆報,洪承疇第一眼就看到了一個令他非常刺眼的名字,錢謙益。
這份大明詆報頭版頭條就是報道大學士錢謙益從南洋歸來的事情,皇帝朱由檢為錢謙益擺酒接風洗塵,其中還有一篇錢謙益的自稿,講述了錢謙益下南洋的所見所聞和感受。
洪承疇看到錢謙益這個名字,就感覺有些不舒服,他和錢謙益有過往來,他們也都被閹黨迫害過,後來錢謙益選擇了隱退,去了江南,而洪承疇則是留在了京城,決定看著閹黨覆滅,直到最後受到了朱由檢的重用。
洪承疇內心嘆息了一下,當年的他是何等的堅韌,雖然被閹黨迫害,但是毅然決然地留在了京城,等待著雲開霧散的時日。
直到皇帝朱由檢將閹黨全部剷除,洪承疇因為忠勇而被重用,反倒是錢謙益等人去了江南,遠離了大明中心。
但是如今世道都變了,當年被讚譽堅韌的洪承疇如今淪落為大明的貳臣,投降了滿清,反倒是被世人冷落的錢謙益進入了大明的內閣,成為了大學士。
洪承疇嘆息了一下,這真是天大的嘲諷,也是上蒼對他的愚弄,身為貳臣的洪承疇效忠的滿清開始衰敗,江南的大明又煥發了生機。
嘆息了一下之後,洪承疇繼續看起了錢謙益的這篇南洋之行的自稿,因為洪承疇對大明佔領的南洋也非常好奇,他和很多明朝人一樣,都不清楚南洋究竟是什麼樣子。
大明禁海兩百多年了,早年瞭解南洋的都是永樂年間隨著鄭和下過南洋的人,但是現在已經過去兩百多年了,如今就是飽學之士,對南洋也不瞭解,所以就是洪承疇、範景文這些人,都對南洋沒有非常準確的概念。
錢謙益在這篇自稿中非常明確地說到了南洋的疆域,他詳細地介紹了婆羅洲,蘇門答臘,爪哇等地方。
將婆羅洲比喻為大明五省的疆域,蘇門答臘和爪哇的疆域加起來也和婆羅洲差不多。
這個資訊就直接震撼到了洪承疇,他完全沒有想到這些地方竟然如此之大,大明等於在南洋又打下了一個南方的疆域了。
而且令洪承疇更為驚訝的還在後面,錢謙益清晰地描述了這些地方豐盛的物產,氣候溫和,常年處在夏季,沒有嚴寒,各種物產都有,當地土著少有耕種,大部分都依仗山林裡面的野生物產生存。
因為婆羅洲和蘇門答臘、爪哇等地就處在赤道一帶,所以沒有寒冬,常年氣候溫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