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章 朱慈烺南下(第1/2 頁)
入春之後的崇明府變的異常熱鬧,這裡雲集了幾乎江南一半的商人,因為水路和海運的船隻大部分都停靠崇明府的碼頭,於是崇明府就成為了大明的貿易中心,這裡也雲集了大量的商人和眾多的貨物。
朱慈烺站在碼頭上面,看著前面往來的車輛和人員,心中一陣激動,他之前只是聽說過崇明府的繁盛,但是沒有親眼見過,如今算是真正地見到了。
朱慈烺內心激動不已,他完全被崇明府的繁盛震撼到了,碼頭上面停滿了貨船,揚州的絲綢,濟南的生鐵,江南的糧食,棉布,江西的青花瓷、荊湖的特產、淮安的海鹽、南京鋼鐵等等,貨物之多令人震撼。
而且現在多了不少從南洋回來的商船,這些商人在去年冬季就下南洋了,如今採買回來了大量的商品,乘著入春之後的南風回到了大明。
剛才朱慈烺就看到一個從南洋回來的貨船,上面全部都是香料和琥珀,這些香料在大明非常受歡迎,尤其是大明現在流行起來烤肉,更是對各種香料需求旺盛。
崇明府的商業活動非常旺盛,此時大明已經推行了紙幣,並且可以自由兌換銀元,於是紙幣立刻在大明傳開了。
一開始民間對紙幣還有些忌憚,但是隨著朝廷出臺了大量鼓勵使用紙幣的政策,於是紙幣立刻得到了廣泛的應用。
首先就是在購買和納稅方面,如果使用紙幣可以得到優惠,然後就是大明的所有官職人員的薪資發放全部使用紙幣。
同時紙幣流通方便,各個錢莊的銀票依然有效,於是紙幣在錢莊裡面也廣泛流通,都促進了紙幣的發展。
在朱慈烺的身後,就是大明中央銀行崇明府分行所在地,這座五層高的建築異常忙碌,這是也是大明中央銀行崇明府金庫所在的位置。
因為它承擔了崇明府幾乎全部兌換業務,尤其是很多商人帶來的散金銀,都要在這裡兌換成紙幣或者銀元,然後才可以在大明流通。
大明的法令明確規定散金銀是不可以流通使用的,如果被發現,就會受到懲罰,大明流通的法定貨幣就是大明銀元和大明紙幣。
崇明府因為是貨運中心的原因,大量的商人聚集在這裡,同時也促生了很多商業機構和大量的交易。
大明幾家實力強大的錢莊也紛紛在崇明府顯著的位置建立了分號,其中大部分都是圍繞著中央銀行周圍建設的。
中央銀行本來是總領大明金融的機構,負責銀元和紙幣的發行,但是因為中央銀行是官府的錢莊,所以很多商人都選擇信任中央銀行,兌換和交易全部使用中央銀行。
而且大明法令規定各大錢莊可以儲存的紙幣和銀元都是有數量規定的,多出來的必須要存放在中央銀行的金庫裡面,於是中央銀行就變的異常忙碌。
中央銀行不僅兌換金銀,同時也兌換各種寶石,而且中央銀行制定的兌換價格,往往就決定了這種寶石的市值了。
朱慈烺激動地看著眼前忙碌的崇明府,他心中充滿了自豪,他知道這是父親朱由檢一手創造的,而且這一切將來可能會落到他的身上。
朱慈烺激動同時,也感受到了一股巨大壓力,如果讓他來治理這個國家,決定不會出現崇明府這樣的盛況。
朱慈烺內心多了一份擔憂,他知道自己的見識和才能太少了,如果將來將這個國家交給他,他真的擔心無法治理好。
“殿下,公子,船票已經買好了。”
此時,一個侍衛來到朱慈烺身邊,然後說道。
朱慈烺出行是隱瞞身份的,不然他和範景文的南下就沒有意義了,如果一路依仗隨行,朱慈烺什麼都看到了。
但是為了確保太子的安全,朱由檢還是派遣了五十名優秀的侍衛隨行,而且路線也已經選定好了,在大明境內行動,太子朱慈烺身邊的五十名侍衛完全可以保證他的安全。
等到朱慈烺到了南洋,地方駐軍將會為太子提供安全保證,而且朱慈烺在南洋的行動也受到限制,不可能去危險的地方。
至於下南洋的方式,本來是準備安排海軍護送,但是朱慈烺決絕了,朱慈烺明確表示大明帝國的海軍是用來打仗的,用來護送他太浪費了。
朱由檢得知朱慈烺的態度之後,也非常歡喜,於是就同意了朱慈烺他們租船南下,畢竟南洋已經是大明的領地了,敢在南洋活動的海盜也基本上被消滅了,所以朱慈烺南下也不會有什麼危險。
朱慈烺一行人來到崇明府之後,本來是打算租一艘快船南下的,但是因為到了航海的季節,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