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7章 北方大勢(第1/2 頁)
入冬之後的北方大地雖然有些蕭條,但是如今的京城又恢復了之前的熱鬧,京城有已經被明軍攻佔兩個月了,第一批江南的客商已經來到了京城。
因為中原和河北等地的通道已經被明軍徹底打通,所以大量的江南商品進入了京城。
而且馬上就要過年了,很多客商就抓住了機會,準備好好地掙上一筆,於是紛紛湧入京城,同時也是想要看一看北方光復之後有什麼商機沒有。
於是之前滿清治下的一片蕭條的京城開始熱鬧起來,街道上的行人也多了,商客們也紛紛來到京城,帶著商品開始叫賣。
北方的戰事非常順利,戰報透過大明詆報可以第一時間傳遍大明,所以現在江南很多地方已經得知了戰場上的勝利。
大明詆報上面一個個勝利的訊息讓江南沸騰了,明軍攻佔了京城,在錦州到淩河之間打敗了多爾袞,多爾袞和阿濟格只帶著數百人逃回到了遼陽,滿清皇帝福臨和皇太后古特氏全部淪為明軍俘虜。
明軍隨後攻佔了陝西和山西大部,各地響應明軍起義的漢軍超過十五萬之多,北方淪陷的百姓紛紛簞食壺漿迎接王師。
大明詆報的宣傳激起了江南空前的轟動,各地百姓都激動不已,尤其是那些讀書人和學生,更是整日聚集在酒樓和茶肆裡面熱論,同時也等著最新的大明詆報,看一看有沒有更多的勝利訊息。
而且很多人也開始議論還都的事情,認為最遲春節一過就要還都了,但是在還都問題上面,一些讀書人認為大明在南京定都也很好。
並且說明皇帝南遷之後立刻中興了大明,憑藉江南的財力和物力發動了北伐。
反對還都的都是一些讀書人,其實在大明的官僚階層裡面,主要的官員都清楚還都是必然的。
南京城雖然很好,氣候溫潤,物產豐富,但是作為都城還是有些欠缺,大明的北方不穩定,東北有滿清殘餘的力量,多爾袞沒死,這就是對大明最大的威脅。
同時蒙古草原上面那些驕傲不遜的蒙古人,也都在虎視眈眈地看著大明,所以大明的重心必須要回到北方,都城也必然在京城,這樣才可以穩定大明。
勝利的訊息讓江南百姓歡喜鼓舞,同時北方淪陷了多年的百姓也終於熬出頭了,當他們看到明軍殺來之後,紛紛激動地落淚。
尤其是看到明軍在沒有戰事的時候開始給他們修建房屋,開墾耕地的時候,這些百姓詫異的同時,更是感動不已。
京城,朱由檢坐在軟塌上面,身邊坐著是大學士蔣德璟,蔣德璟是隨朱由檢一同北上的大學士。
同時還有樞密院指揮使閻應元,參謀部主官李巖,三人都是來給朱由檢彙報工作的。
“大學士,糧草都調集完畢了嗎?”
朱由檢首先向蔣德璟發問,畢竟已經入冬了,朱由檢擔心各地軍民的糧食供應問題,這可是大事。
“陛下放心,存放在洛陽和開封的糧草已經全部調派完畢,河北一百五十萬石,陝西一百萬石,山西八十五萬石,後續的糧草在明年春天調運。”
蔣德璟隨後說道。
朱由檢聽了之後,立刻點了點頭,他最擔心的事情已經處理完了,隨著明軍光復的北方疆域越大,對於糧草的消耗就越大,不僅是北伐的大軍,各地窮苦窮苦百姓也要救濟,三百萬石糧食供應北方,加上百姓手中不多的糧食,應該是可以熬過這個寒冷的冬季。
今天北方冬季落雪非常早,很多人都認為這是祥兆,預示著大雪潤豐年,明年一開春,土地一定是肥沃的很。
朱由檢不管明年怎麼樣,反正今年冬天是絕對不能讓百姓捱餓,熬過冬天了一切都好辦了。
“陛下,南京擬定的第二批赴任北方的官員名單已經出來了,請陛下過目。”
蔣德璟隨後朝著朱由檢說道,同時將身邊的一份文書呈送給了朱由檢。
朱由檢接過蔣德璟的文書,簡單地翻看了一下,現在北方光復的州縣超過五百多個,加上各地驛官等,需要的官員數量非常龐大。
這已經是南京擬定的第二份名點了,估計前後已經有上千人了,這還遠遠不夠,一些地方還是出於明軍直接的管轄治下。
“朕準了,令南京儘快派遣官員赴任。”
朱由檢不會看這些下層官吏,因為人數太多,他只關係北方各省的主官人員,按照大明的官職,一省一般會由三名主官統領,這些人都必須得到朱由檢的親自點頭認可才可以。
“陛下,這是臣下整理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