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 滿清改革(第1/2 頁)
入冬的京城格外寒冷,但是因為漢臣洪承疇和尚可喜的叛亂,讓滿清朝堂陷入了短暫的動亂之中。
以巴布泰為首的滿清權貴紛紛起來對漢臣發難,但是巴布泰沒想到在朝堂上面,小皇帝福臨突然發怒,直接廢除了巴布泰的爵位,還將巴布泰的家財全部抄沒,亂棍將巴布泰打了出去。
突然的變故讓動亂的朝堂安靜下來了,小皇帝福臨給下面的百官傳遞了一些訊號,那就是無論是漢臣還是旗人權貴,只要忠心大清,就會受到重用。
同樣,如果旗人不法,一樣會受到懲罰,巴布泰就是一個例子,此時巴布泰已經淪落到京城街頭。
當年太祖的兒子,如今竟然淪落到這般處境,縱然他有多少不甘心和憤怒,但是都無法改變福臨的決定。
此時針對漢臣的攻擊也消失了,反倒是很多滿清權貴們人人自危,巴布泰給他們敲響了警鐘,大清朝不是他們縱情享樂之處。
福臨在向滿朝官員傳遞一個訊號,那就是大清朝是朗朗乾坤,容不得任何人顛倒黑白,尤其是旗人權貴,本身不法,此時更是仗著自己是旗人出身,大肆斂財,如今又看不慣勤勉的漢臣,如此做派,福臨這樣的小皇帝自然看不慣。
同時,隨著攝政王多爾袞回到京城,動亂的京城徹底安靜了,這就是多爾袞的權威,沒有人再敢站出來說三道四了。
攝政王府,多爾袞坐在軟塌上面,前面是燒的火熱的火爐,上面煮著茶水,身邊是阿濟格。
兄弟二人對面而坐,兩人的表情都非常凝重,如今的局面有些亂,多爾袞需要重新梳理一下。
“事情就是這樣,已經查清楚了,原因還是在代善,代善向洪承疇所要軍糧,後來巴思哈去了代州,故意刁難洪承疇,激怒了洪承疇手下的孔有德和尚可喜,最後逼的兩人起兵作亂。”
阿濟格將事情經過都說了一遍,經過一番調查,事情的經過已經清楚了。
“這個代善,真是不讓本王省心,本王已經給他調撥了軍糧,為何還有向洪承疇索要軍糧。”
多爾袞憤怒地說道。
他對代善已經忍無可忍,但是代善手中有兩紅旗的精銳,多爾袞想要除掉也非常困難。
如今在多爾袞看來,洪承疇的造反一定是代善在背後操縱的,目的就是要將針對他多爾袞。
“攝政王,如今該如何處理洪承疇,保定的尚可喜?還有代善,接二連三地給咱們填麻煩,不得不防。”
阿濟格憂慮地說道。
現在大清朝處處作亂,北面的蒙古人叛亂還沒有平息,高麗也不安定,現在洪承疇和尚可喜又開始發難了。
多爾袞略微思索了一下,然後說道:“代善這個老狐狸,咱們如果現在下手,必然會激怒他,最後來個狗急跳牆,所以暫時不能動,咱們還指望代善平定察哈爾的叛亂,而且代善這個老狐狸,也活不了幾年了,咱們不能冒險,萬一不成,代善反撲,最後傷及的是大清的根基。”
多爾袞的擔憂非常有道理,現在還不能動代善,而且代善也活不了幾年了。
多爾袞隨後接著說道:“尚可喜不足為慮,明年春天令索尼和蘇克薩哈領兵南下,收復保定,穩定河北,河北不能丟,不然京城就沒有了緩衝之地了。”
阿濟格贊同地點了點頭,然後接著說道:“攝政王,前日小皇帝的表現你也看到了,福臨已經有自己的想法了。”
阿濟格有些擔憂,他非常清楚多爾袞的擅權對皇帝的影響,所以提醒多爾袞一定要提防小皇帝福臨。
阿濟格一直都主張多爾袞直接奪權,因為在阿濟格看來,歷史上的權臣就沒有那個落得好下場,尤其是等到皇帝掌權之後。
所以多爾袞應該效仿中國歷史五代十國的時候,權臣篡位自立江山,這樣才能保住他的權利和地位。
多爾袞聽了阿濟格的話之後,也陷入了沉思之中,他知道自己這個哥哥的想法,但是現在多爾袞憂慮的事情太多,首先就是手下的軍隊是否擁護,雖然他們掌控著滿清大部分軍隊,但是想要做到篡位自立,也非常困難。
還有就是眾多滿清權貴們的態度,這些人的態度也是多爾袞不得考慮的。
想到這裡,多爾袞臉上突然泛起了一抹憤怒,然後說道:“此事暫時不要再提了,本王反倒是忽略了一件事情,此事如果處理不好,必然會危機到大清的江山社稷。”
阿濟格詫異地看著多爾袞,不知道什麼事情如此重大。
多爾袞接著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