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大明科學家(第1/3 頁)
朱由檢令鞏永固查謀逆和貪腐的官員,令黃得功一邊訓練軍隊,一邊剿滅淮安的鹽匪。於是整個淮安地界瞬間變得血雨腥風,到處都是抄沒斬首的場面。
淮安所有的道路都設定了關卡,任何人都要經過仔細的盤查才可以透過,如果和鹽扯上了一點關係,那可就非常麻煩了。
於是不到半個月的功夫,鞏永固就查抄了上千官吏,這些官吏都和鹽有關,於是淮安的官場只要和鹽有關的官吏,人人自危,直到最後一個都沒有留下。
黃得功攔路設卡,對於鹽匪的限制非常成功,加上集中兵力圍剿規模較大的鹽匪,於是淮安的地界治安一陣肅清。
這些都不是令朱由檢高興的,最令朱由檢高興的是鞏永固和黃得功兩人給朱由檢在半個月內就抄沒了五百多萬兩白銀,還有大量的珍寶古玩,查抄的私鹽就有上萬石,這些全部都進入了朱由檢的腰包。
這半個月朱由檢做夢都會笑出來,所以他根本就沒有令鞏永固和黃得功收手,於是這場淮安的肅清之風很快就波及到了數萬人,但是朱由檢也贏得了淮安人心,窮苦的鹽工和船工,還有農奴對朱由檢的肅殺非常歡迎。
淮安東面的鹽城,這個地方出產了淮鹽的一半之多,朱由檢在鞏永固清理完這裡之後,也來到了鹽城。
這裡現在有一萬多鹽工,因為朱由檢的肅殺,裡面的鹽吏和鹽監已經全部處死了,他們的家人也全部都被貶為奴隸。
當朱由檢來到鹽城之後,很快一個武將迎了過來,這是明軍的一個校尉,此時負責鹽城的治安,因為鹽監和鹽吏都被處決了,於是整個鹽城的生產也陷入了停頓。
這些鹽監和鹽吏雖然貪婪,但是他們的存在,還可以維持鹽場的運轉,此時這些人都沒了,所以鹽場也陷入了停頓之中。
於是明軍只能將鹽工們全部收編起來,維持鹽城的秩序,等待生產的恢復。
在來鹽城之前,朱由檢授予刑部右侍郎孟兆祥淮安巡撫一職,全權負責淮鹽的恢復生產。
孟兆祥領了新差事,自然不敢怠慢,早朱由檢一步來到了鹽城,但是孟兆祥空有一番熱情,對於製鹽則是一個門外漢。
孟兆祥只能從鹽城的各個鹽場裡面找一些通曉製鹽的人,但是這些下面製鹽的人都是一些窮苦出身的鹽工,沒有什麼文化,如果帶到皇帝身邊,一定會忤背聖駕的。
就在孟兆祥為難的時候,一個鹽工進入了孟兆祥的視野,這個鹽工剛剛來到鹽場不到半年,身上還沒有鹽工那種苦哈哈的樣子。
最重要的時這個鹽工看上去像一個讀書人,於是孟兆祥將這個鹽工叫到了身邊,和這個鹽工對答了幾句,發現這個鹽工對答如流,而且通曉製鹽,於是就留在了身邊。
看到朱由檢的聖駕進入了鹽城,孟兆祥立刻上去迎接。
“拜見陛下,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孟兆祥朝著朱由檢行禮。
他身邊的那個鹽工立刻引起了朱由檢的注意力。
朱由檢隨後問道:“這位是何人?”
孟兆祥身後的鹽工聽到朱由檢的問話
立刻回答道:“草民宋應星,拜見陛下。”
朱由檢聽到宋應星這個名字,頓時一陣驚愕,他感覺非常耳熟。
“朕聽說過你的名字。”
朱由檢隨後朝著宋應星說道。
但是此時大明都城已經被攻破,吏部的一切資料都丟失了,甚至吏部的官員都沒有跟隨南下的。
宋應星隨後說道:“不敢相瞞,草民曾在福建汀州府任推官,又在亳州任知州,後辭官回鄉。”
眾人一聽宋應星的身份,頓時一陣驚愕,尤其是孟兆祥,更是沒有想到宋應星之前竟然是明朝知州。
但是隨後眾人也就釋然了,大明黨爭激烈,早些年辭官返鄉的人比比皆是,甚至當朝輔臣都辭官返鄉。
所以一個知州辭官返鄉,也沒有什麼大驚小怪的,只是眾人好奇為什麼宋應星淪落到了做鹽工的地步。
看到此時的宋應星,眾人心中也不由地感嘆起來,然後紛紛看向朱由檢,猜測皇帝陛下會不會給這個人一個官職。
而且剛才宋應星也說道了之前的入仕經歷,擺明了就是說給皇帝聽了,按照現在朱由檢收攬人才的手段,一定會將宋應星收入了。
朱由檢靜靜地看著宋應星,眼神中翻起一絲詫異,他不是因為宋應星入仕而感覺熟悉。
“《天工開物》。”
朱由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