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淮安鹽幫(第1/3 頁)
李守榮很快就來到了朱由檢身前。
“陛下,已經招供了。”
李守榮隨後接著說道:“這些人都是福王招募的江湖人士,大概在五百多人,其中多數都是在淮安一帶幹販賣私鹽的勾當。”
朱由檢也已經猜到了,看樣子福王是真的要置他於死地了。
“這些人有沒有說那些洋鬼子是從那裡來的?”
朱由檢非常關係那些刺殺他的洋鬼子是什麼人。
“他們也不是很清楚,只是聽說是福王從南洋請來的。”
李守榮從這幾個俘虜口中沒有得到那些洋鬼子的身份,心中多少也有些失望。
“帶上來一個,朕要親自審問。”
朱由檢隨後說道,李守榮離開轉身過去了。
同時朱由檢看向身邊的張水牛,此時的張水牛又沉浸在一片痛苦之中,畢竟出來一趟失去了阿爹。
“張水牛,你救了朕一命,朕會重重賞賜你,你想要什麼賞賜,但說無妨。”
朱由檢朝著張水牛說道。
如果沒有張水牛,他這次真的要死了,同時朱由檢也非常好奇那些可以在水下潛伏那麼久的人究竟是什麼人?
“陛下,草民不求什麼賞賜,只求陛下能夠帶草民離開淮安,給曹明一個差事就可以,草民也不求當官。”
張水牛隨後跪在地上,他現在已經是孤身一人了。
朱由檢非常好奇,張水牛為什麼要離開淮安。
“你為什麼要離開淮安?”
朱由檢略有所思地問道。
張水牛此時也沒有什麼顧慮了,於是將自己的心裡話說了出來。
“陛下,陛下,船工們生活太苦了,常年在水上跑船,一年到頭來只能勉強活命,朝廷的賦稅都落到了草民這些安分跑船的船戶身上,還時不時地出徭役,這些年到處都在打仗,草民和眾多船戶冒死送糧,一點好處都沒有,反倒要是糧食出了差池,還有承擔失職之罪。”
張水牛越說越激動。
然後接著說道:“陛下,現在淮安一帶都是鹽幫,這些人無惡不作,到處殺人掠奪,販賣私鹽,官府反倒不管,我們這些苦命的船戶經常有人喪命在這些人刀下。還有福王來了,賦稅突然又變多了,很多船戶實在活不下去了,都逃命出海投奔海寇了,或者是從賊了。”
張水牛說完之後,已經是滿臉淚水,跪在朱由檢面前不起身。
朱由檢聽了之後,臉上一片沉重,大明朝實行嚴格的戶籍制度,在沿海一帶編制船戶,這些船戶主業就是操船,戰時也會被徵調進入水師。
大明朝立國之初,船戶不僅會得到海船,還會得到一些田地,加上法令明確,貪官汙吏很少,也沒有私鹽販子,所以船戶的日子還不錯。
但是現在是晚明,一切都已經變了,這些船戶是最卑微的一群人,不僅要承擔賦稅,還要出徭役,官吏、鹽匪、宗親這些人都可以隨意欺壓這些人。
朱由檢明白張水牛為什麼不願意在淮安帶了,繼續待下去,也不會有什麼好結果,畢竟船戶跑船是非常危險的。
“淮安還有多少船戶?”
朱由檢隨後朝著張水牛問道。
張水牛略微思索了一下,然後說道:“陛下,當初鼎盛的時候,有三萬多戶,但是現在剩下不到一萬戶了,大部分都逃往或者死絕了。”
朱由檢聽了一陣嘆息,當年朱棣可以七下西洋,僅僅淮安的船戶就有三萬多戶,如果再加上其它沿海地區的船戶,大明朝真的是可以隨時組建一支龐大的水師。
但是現在這些船戶就連活命都非常困難了,朱由檢心中嘆息的同時,也決定一定要改變船戶的現狀。
在朱由檢的計劃中,大明朝一定會廢棄現在退海的政策,將來是要勇敢地進入大洋,和那些洋鬼子爭奪財富的。
大明朝水師的基礎是建立在這些船戶身上的,這種船戶制度在這個時代是非常成功的,所以朱由檢一定要恢復船戶的地位,最重要的是讓他們好好地活著。
“張水牛,朕答應你的請求,你起來吧,你就留在朕身邊。”
朱由檢隨後說道,張水牛頓時一陣歡喜。
“謝陛下,謝陛下。”
張水牛激動地給朱由檢磕了三個響頭。
“你也別高興的太早,朕身邊不收留沒有的人,朕現在就給你一個差事,將淮安一帶的船戶都召集過來。”
朱由檢隨後說道,他要將淮安這僅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