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3部分(第3/4 頁)
招術。突然施展出來卻起到了出其不意的效果。與他放對的幽州將領躲避不及,前胸和小腹相繼中腳。包著生鐵的戰靴直接踢斷了他的肋骨,將裡邊的內臟震得四分五裂。
“啊——!”幽州將領發出一聲慘呼,吐血而亡。王須拔雙腳落地,拔刀迎住一杆從側面刺來的馬槊。持槊者武藝很好,一擊不中,立刻催馬前進,試圖用馬蹄將其活活踏死。王須拔快速逃向側面,然後轉身斜劈。對方持槊相迎,兩支兵器毫無花哨地碰在一起,發出清脆的金鐵交鳴。
雙方勢均力敵,但幽州將領多了一匹戰馬,有著居高臨下之便。為了避免此人將軍陣的缺口衝得更大,王須拔每次都不能躲得太遠,只能繞著戰馬與對方纏鬥。這樣做使得他的體力急遽下降,轉眼便發出了粗重的呼吸聲。對手露齒冷笑,長槊抖出了一團銀花。
只聽“乒!”地一聲,半空中令王須拔手忙腳亂的長槊猛然停滯。緊跟著,跨在馬上的幽州將領身體一歪,軟軟地掉下坐騎。一支憑空飛來的破甲錐從他的雙眉上方射了進去,足足入腦有半尺深。黑色的鵰翎上掛滿了血珠,一滴滴晃得人眼發花。
王須拔快速回頭,看見李旭手挽角弓,搭上了第二支羽箭。隨後,另一名與方延年纏鬥的幽州將領落馬,被蜂擁而上的長槊戳成了蜂窩。
“別光顧著鬥狠,盡力維護佇列整齊!”向著王須拔所在方位望了一眼,李旭大聲吩咐。隔著重重人群,他的話傳到王須拔耳邊已經幾不可聞。但王須拔知道主將在說什麼,用刀尖向前指了指,帶人補向了下一個缺口。
雖然他竭盡全力,但幽州騎兵依然在多處形成了突破。看到自家的步兵戰陣瀕臨瓦解,王須拔從腰間拿出一隻號角,嗚嗚吹響。聽到角聲,已經被衝成一段段的博陵士卒們重新抖擻精神,在距離自己最近的低階將領指揮下,原地結成小陣,最大限度地拖延著敵軍推進速度。
雙方在比速度。看正面戰場的博陵士卒先殺散幽州攔截者趕到,還是區域性戰場的幽州騎兵先突破博陵士卒的阻攔,砍翻李旭的帥旗。在某一個瞬間,幽州人幾乎達到了目標,他們距離李旭所站立的地方不足十步。但在數息之後,他們又被殺回來的周大牛帶領親衛逼得四散奔逃。
“噗!”疾飛而至的破甲錐穿透騎兵的胸骨,將其直接推落到馬下。周大牛快速殺上,趁著距離自己最近的幽州騎兵發楞的功夫,揮動橫刀,直劈對方大腿。目睹了同伴慘死的幽州騎手一邊要防備不知道從何處而來的冷箭,一邊應付周大牛的攻擊,手忙腳亂。幾個親衛趁機衝到戰馬側面,用長槊將其推離馬鞍。
無主的戰馬迅速逃離,周大牛等人迅速恢復成一個小方陣,彼此配合著堵住下一波衝向李旭的敵軍。當先的敵將揮槊直取周大牛,試圖擒賊先擒王。就在二人即將發生接觸的剎那,作為軍陣核心的周大牛突然很令人失望地從他眼前跳開。
“噗!”又是一聲利刃入肉的聲音。滿臉驚詫地幽州將領看見自己的坐騎高高地跳了起來,脖頸不知道什麼時候被一支流矢貫穿。根本不給他弄清楚事情原委的機會,周大牛也高高跳起,揮刀橫掃。與戰馬失去配合的幽州將領眼睜睜地看著一把鋒利的橫刀劃過自己的腰腹,然後本能地丟下兵器,伸手去捂傷口,和戰馬同時倒在血泊當中,翻滾,掙扎。
“呸!”攻擊得手的大牛輕蔑地吐了口吐沫,提刀衝向下一個敵將。一名幽州士卒的兵器從側面攻來,對著他的軟肋畫影。周大牛卻根本不管,徑自從對方攻擊範圍內跑過去。那名幽州士卒旋即被兩名親兵夾住,然後喉嚨上捱了一箭,落馬身亡。
與王須拔的任務不同,周大牛不負責維護軍陣的完整。他帶著一百多名親兵,以某種怪異的方式圍著帥旗旋轉。如果有人能從空中俯視,會清楚地看見,周大牛等人走動的軌跡就是半個圓弧,而李旭所在位置,恰恰為半弧的圓心。無論任何人試圖滲透到這半個圓弧範圍內,第一時間就會受到圍攻,或者死於亂刃之下,或者被“流箭”射殺。
這種作戰方式威懾力極大,接連數名突破了槊陣的幽州好手都折在了博陵軍的帥旗附近。接連三次攻擊受挫後,幽州將士們漸漸對周大牛所在位置產生的懼意。他們看不到戰場的全域性,很難分清楚冷箭是從何而來,更害怕下一個稀裡糊塗死去的人就是自己。
李旭將一支破甲錐搭上弓弦,射向了更遠處的敵人。幽州軍至今還保留著大隋的鎧甲制式,所以他能非常輕鬆地從敵人中分辯出哪個是軍官,哪個是普通士卒。短短數息之間,至少有三名旅率,兩名隊正死在了他的手下。本來就已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