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部分(第3/4 頁)
李淵點點頭,先肯定了兒子的進步,然後繼續問道。
“這,這個,我還沒完全想好。但可以再交給大夥公議,找出具體辦法!”李建成被問了一愣,回答。
“嗯,可以,此事就按你的建議去辦!”李淵的臉上露出了一縷笑容,拍拍兒子的肩膀,鼓勵。
建成是個可以持家的,他的寬容和善良可以保證家族內部的安穩。但在機變和果斷方面,李淵認為長子與次子相差甚遠。因此,在充分肯定了李建成的觀點後,他把頭又轉向了次子世民,笑著發問:“你呢,世民,你可有什麼需要補充的!”
“我完全支援大哥的考慮!”李世民站起來,大聲回答。他今年虛歲已經十七,長得高大挺拔。說話之時,陽光滿臉,透著一股令人難以拒絕的親和力。“關於如何疏導流民,我建議大哥分以下步驟做。”他向李建成拱拱手,補充,“派人在進入弘化的路口設立屯田招募處,應募者一家大小皆有稀粥果腹。每聚集五千人,則為一屯,由臨近各郡地方官員帶走安置。如此,可避免很多人死於道路,也不給別有用心者可乘之機!”
“此外,朝廷未必有糧撥來賑災,我們必須自己想辦法。我覺得馬先生的建議不錯,裁減掉一部分郡兵以省糧。”他看看馬圓規,又看看長孫無忌,繼續說道:“郡兵皆有家在當地,春秋兩季須回家務農,不易集中。若各郡挑揀流民中精壯且無家室者所累為兵,則可日日操練,以成精銳。外可抗突厥、吐谷渾,內可威懾山賊草寇!如此,也可防止長孫兄所慮之事發生。”
‘此計妙不可言!’陳演壽的目光猛然聚整合了一團,火一般看向了李世民。‘二公子才能恐怕是大公子十倍!’他心中暗道。恰好看見李世民的目光轉過來,裡面充滿了諮詢意味。
“這只是世民的一點淺見,是否可行,還請父親,大哥,陳師傅,馬先生、長孫叔父點撥!”李世民再度拱手,謙遜練達。
“二公子所言甚有道理!”陳演壽出於本能地回答。一瞬間,他居然忘記了考慮很多更復雜的牽扯因素。
“卑職也贊同二公子所補充的建議!”長孫順德微笑著表態。
既然第一謀主陳演壽和李淵最信任的心腹長孫順德都表示支援了,其他人怎可能再出言反對。況且,李世民的安排的確是切實可行。於是,大夥紛紛開口,讚歎二公子的深謀遠慮。
“世子之謀和二公子之策綜合起來,則危機盡解。一家有兩子可依,唐公,卑職向你賀喜了!”馬元規最後開口,笑容無比歡暢。
“還有我,我可以幫大哥去打下手,也可以為二哥去幫忙!”一直蹲在炭盆前玩火的李元吉不甘被落下,跳起來大聲嚷嚷。
“好,好,你們兄弟同心,其利斷金!”李淵開心地摸摸元吉的頭,笑呵呵地說道。他把目光看向建成,李建成笑著點頭許諾。他把目光轉向世民,李世民也以坦誠的笑容相回應。見兩個兒子如此貼心,李淵臉上的笑容愈發歡暢。他又將頭掃向錢九瓏,武士彠、劉弘基和長孫無忌,看到自己麾下老一代謀士穩重機智,新一代將領沉著大度。
李家終於在亂世到來之前積攢起了自保的力量。憑著這種實力,無論亂世持續多久,即將到來的危機有多大,家族榮譽和興旺都可以從從容容地傳承下去。這一刻,他又想起了自己祖父,父輩,在前一個曾經長達數百的亂世中,李家的先人透過不屑的努力將家族綿延下來,今後,這個家族還會在建成和世民的手上,憑藉在座諸位的努力延續下去。
第五章 諾言 (六 上)
“唐公好像沒跟大夥談如何應對邸報上所說的情況?”議事結束後,武士彠跟在劉弘基身邊,悄悄地嘀咕。用了將近三年時間,他終於如願以償成了李家的心腹。但由於入幕的時間太短,對很多事情的處理方式一時還無法適應。所以別人心裡亮亮,他卻兩眼昏昏。偏偏在眾人面前還不能露怯,所以連找個朋友商量一下都很難。
“唐公已經做出了決定!”劉弘基放慢腳步,待其他人都走遠時,低聲說道。
“可唐公什麼也沒說啊?”武士彠猶如丈二的和尚,摸不到頭腦。李旭離開後,他就一直唯劉弘基馬首是瞻。但劉弘基卻變得越來越惜言如金,很少給予人指點。偶爾說上幾句話,還宛如和尚打禪語般,弄得人滿頭霧水。
“沒說便是決定!”劉弘基的話越來越令人迷惑。
什麼都沒說,就代表著決定?反著推來,說過的話,豈不代表沒說。武士彠還想再問得清楚一些,劉弘基卻加快了腳步,直奔馬廄而去,根本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