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部分(第3/4 頁)
李旭文職散官的事情有印象。非但沒有因為這個名字而發怒,臉上反而露出幾分得意來。
“正是如此。陛下擢美玉於砂礫,起賢能於壟畝。知人善任的本事,臣等望塵末及!”虞世基偷眼看了一下楊廣的臉色,大著膽子奉承。
“是啊,當日臣等皆不看好李將軍。只有陛下一再堅持提拔他。如今,他替陛下掃平了六郡賊寇,逼得反賊羅藝不敢過桑乾河…。”論起阿諛奉承的本事,裴矩一點兒也不比虞世基來得差。轉眼之間,馬屁之詞滾滾而出。
“他的確沒有辜負朕!”楊廣用雙手撐住御案,目光徑直看向了窗外的天空。對於李旭,他一直懷著一種極其矛盾的心態。想繼續委以重任,又怕對方應了那首‘桃李章’。可施以重手打壓,又等於完全否定了他自己先前的判斷。這種煩惱他無法向任何人傾訴,只好繼續糊塗著,先擱置一段時間再說。
“好在我等沒有會錯了意!”虞世基見楊廣似乎對李旭依然讚賞有加,心中暗道。從去年李旭前往博陵赴任時起,各地送來彈劾他的奏摺就有一大車。看在李旭不斷送來的那些‘孝敬’的麵皮上,虞世基一直沒讓這些奏摺有機會進宮。今年李淵出頭力挺李旭後,他和裴矩等人為了‘大局’著想,更不希望朝廷對博陵六郡有什麼作為。眼下楊廣又隱隱透出了欣賞李旭的口風,更加深了裴、虞二人的判斷,李仲堅依然受寵,如果能賣一個人情給他,千萬不要吝嗇。
第二章 背棄 (二 上)
須臾,文公公從御膳房傳了茶點返回,在小太監的幫助將吃食擺在了御案一角。難得有一天精神頭足,楊廣指了指點心,笑著對裴矩和虞世基吩咐,“兩位愛卿也償一償,地道的建康味道,陳亡了這麼多年居然還有人會做,難得的很呢!”
裴、虞二人早已吃過了飯,但能和皇帝陛下一起用點心,畢竟是一種榮幸。因此二人又謝過了恩,各自取了一小塊點心,捧在手心裡小口細品,吃相要多斯文有多斯文。
“你們二人剛才說,他逼得反賊羅藝不敢過河,到底是怎麼回事?”吃了些茶點之後,楊廣又想起了剛才的話題。
“羅藝送來的謝罪表章,臣等已經送入宮中了,陛下想是還沒來得及看!”虞世基趕緊抹了抹鬍子上的點心渣,媚陷地答道。
這下他可沒有說謊,羅藝向朝廷請罪的表章是他和裴矩二人最近看到的‘喜訊’之一。為了引起楊廣的主意,二人還特地將那份表章放在了同一天送入宮內所有奏摺的最上方。但楊廣什麼時候有心情看奏摺,什麼時候沒心情理朝政,二人也沒有把握。因此只能用試探的語氣來推測楊廣對此有沒有印象。
“朕看到了。羅藝這個狗賊,居然還想矇騙朕。你們二人處理得很好,朕一會便用印。先安撫住他,待其鬆懈之時,一舉擒之。”楊廣點點頭,對裴、虞二人草擬的另一份聖旨表示認可,“但這和李將軍有什麼關係麼?朕在你二人的奏摺裡沒看到李將軍出了什麼力啊?”
“啟奏陛下,那羅藝豈是個懂得見好就收的。他現在上表謝罪,肯定是被陛下安排的三路大軍逼得無還手之力了。而李將軍這一路,恰恰最為重要!”既然已經打算送一份人情給李旭,虞世基索性決定送一份大的。“陛下請想,當日薛將軍在左,楊大人在右,剛好給羅藝留了個出口。如今,李將軍將出口一堵,他羅藝就成了一頭困獸…。”
“想是陛下當初調李將軍去河北,便有此意。我等魯鈍,居然看不出陛下的安排!”裴矩不甘落後,追在虞世基身後補充。
“呵呵,朕當初有這個意思,但李將軍做得比朕預料得好。你們兩個也有居中排程之功!”聽兩個肱股交口稱讚自己的神機妙算,楊廣心情更好,笑呵呵地回應。
“陛下的安排,又豈是我等能看清楚的?自從李將軍到了博陵後,地方上的治安便一日好過一日。他如今又收降了王須拔,趕走了魏刀兒,與薛、楊兩位大人就像三把刀,一併架到了羅藝的脖子上。所以羅藝不得不上本請罪,想必這狗賊心裡也明白,三把刀的刀柄都握在陛下手中。只要陛下願意,隨便向前送一送,都能要他的狗命!”虞世基文才好,拍馬屁的手段也技高一籌。談笑間,便將薛世雄、楊義臣和李旭三人的功績都轉移到楊廣一個人頭上。只聽得楊廣心情大閱特閱,簡直恨不得親自趕赴河北,給整合三路大軍給羅藝最後一擊了。
“微臣猜度陛下心思,想必會給羅藝一個機會,也好叫世人認清其狼子野心。所以就替陛下擬了旨,暫時與此賊虛與委蛇。”裴矩聽虞世基馬屁拍得太順手,唯恐他不小心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