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9部分(第3/4 頁)
遙遙鎖住百花谷。
至於戰役可能進行的第三階段,旭子把其藏在了自己的內心深處。如果老天一定要安排兩人進行一場對決,李旭希望,決戰的時間儘量晚一些。他需要一點時間磨合麾下各路兵馬,他更需要一點時間讓自己的心腸硬下來,對當年生死與共的朋友舉起黑刀。
“瓦崗外營諸軍當中,也有幾支戰鬥力非常強的,大將軍請務必小心些!”待其他將領紛紛離開後,藉故留下來裴仁基低聲忠告。
“多謝德本兄提醒,我對敵情瞭解不多,瓦崗諸營的具體情況如何,還請德本兄詳細告知!”李旭笑著向對方抱了抱拳,回應。
二人曾經在遼東共過一段事,所以旭子還保持著當年彼此之間稱謂習慣。裴仁基卻不敢在他面前妄自尊大,趕緊躬下身軀,結結實實還了個全禮,“大將軍折殺末將了!你我現在是主從,末將當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德本兄切莫這樣說,在外人面前,我自然要擺擺大將軍的模樣。此刻帳中僅剩你我,咱們再繃著身份說話,不也太矯情了麼?”李旭又笑,低聲抗議。
“那末將恭敬不如從命!”裴仁基再次向李旭做了個揖,才歪著身子在緊臨帥案的胡凳子上坐了半個屁股。
“本來我該帶著叔寶和士信一道來見你,以全你們兄弟之情。可徐賊茂功聲勢迫人,所以我不得不把兩員悍將留在虎牢關中,以免徐賊嗅到什麼破綻!”坐穩之後,裴仁基主動解釋。
“德本兄謹慎些是對的,徐茂功用兵的確狡詐多變!至於叔寶和士信,我想我們將來會有很多機會再見!”李旭笑了笑,對裴仁基的安排表示理解。內心深處,他曾經對自己孤軍奮戰在雍丘、開封一帶時,前來匯合的是王辯而不是秦瓊和羅士信隱隱有些失望。但過後想想,兩位故友現在的地位也的確尷尬,所以很快便看開了,不再抱怨對方的冷漠。
“他二人皆萬夫之敵,可惜被埋沒在了郡兵當中!”裴仁基聽李旭的話裡沒有怪罪自己的意思,笑著補充,“我能順利掌控齊郡精銳,也多虧了他們兩個。前些日子我已經將兩員虎將的具體功勞寫到表章中,著人送入東都了。但東都那邊做事的風格,唉,大將軍想必比我還清楚…”
提到朝廷在人才使用和選拔方面的種種弊端,李旭和裴仁基相對搖頭。前者因為幸運有皇帝陛下於背後撐腰,仕途上還算順利。而後者雖然在和李旭初次相見時就有光祿大夫,武賁郎將的虛銜,此後卻於宦海中沉浮不定,熬得頭髮都白了,才勉強補又到了一個通守的實缺。
幾聲長嘆之後,雙方彼此之間的距離立刻拉近了不少。“德本兄還是坐正了身體說話吧,否則你不舒服,我看著也渾身彆扭!”李旭笑了笑,請求。
“嗨,嗨,不是很久沒見到仲堅了麼?沒想到你性子還像當年那樣率直!”裴仁基不好意思地摸了摸自己的頭,笑著在胡凳上坐實。“其實我更願意站著,騎馬騎慣了的身體,坐下來屁股上就如同生了瘡般難過!”
“那就一道站在輿圖旁說話!”李旭指了指鋪在地上的敵我形勢圖,建議。
“也好,記得當年咱們在遼東時便是如此!”
話題轉到行軍打仗方面,裴仁基立刻放開了所有拘束。蹲下身去,用手點了點運河東側那些標明瓦崗各營大體規模的數字,笑著說道:“想必你這百戰之將也不會光看人頭數。瓦崗軍中能戰的各營士卒反而不多,倒是那些稀鬆平常的熊將,個個恨不得坐擁百萬熊兵!”
“我跟他們交過很多次手,感覺當時的瓦崗內營士卒雖少,戰鬥力卻與官軍旗鼓相當。至於外營,終歸是群烏合之眾!”李旭輕輕搖頭,對瓦崗軍的戰鬥力做出評價。
“對,內營後來改做了破陣營,想是效仿三國高順之故事。如今駐紮於百花谷,對虎牢、滎陽兩地虎視眈眈。外營還是按眾賊入夥前各山頭劃分,老巢在何處的,便喚做什麼營。情況大體如此,但也不可一概而論。若說瓦崗軍現在的情況,還真的跟將軍不無關係!”裴仁基笑了笑,補充。見李旭滿臉不解,他又用手指了指通濟渠旁靠近原武一帶的平原,低聲問道:“我記得仲堅曾經在這裡跟李密交過一次手,用千餘騎便破了他數萬大軍?”
“那次是他太囂張了。原本沒那麼容易取勝,李密仗著自己一方人多,信心過滿,反被我抓到了機會!”李旭想了想,承認。此戰是他指揮過的經典戰鬥之一,至今回憶起來依舊令人熱血彭湃。所以話說得雖然謙虛,興奮的語氣卻在不知不覺間流露了出來。
裴仁基抬起頭,有些詫異地看了李旭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