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2部分(第2/4 頁)
局只會是一聲嘆息。而能臣行事時則只會選擇對自己最有利的途徑,心中不會有任何道義羈絆。為了達到某個目標,把江山社稷與百姓福趾都作為賭注押在臺上,亦在所不惜!
作為能臣的裴矩無法看透李旭在戰沒之前的一舉一動。此人既然是百戰名將,就不該自尋死路。除非他對心中所堅持的一切早已失望。但即便如此,他還有投降瓦崗的選擇,不見得非要以黃河作為最後歸宿。
“我聽謠傳說,李將軍一個心愛的女人為了給他報信,策馬狂奔了二百餘里。當時此人懷著身孕,天上又大雨傾盆,所以趕到軍營後,很快就香消玉隕了!”御史大夫裴蘊嘆了口氣,補充道。
“昔日楚霸王寧死不過江東,姓李的在最後一刻的心境估計和西楚霸王差不多。美人已逝,弟兄們又全軍覆沒,他即便回到博陵去,又有何面目見那些曾經勸說他不要渡河的部將?”虞世南這個時候倒沒冷嘲熱諷,以一種憂古傷今的口吻嘆息著點評。作為文人,他很喜歡這些慘烈且帶一些香豔的典故。年青時也曾夢想著有很多虞姬為了自己接二連三地抹脖子,當然,感動過後,他自己一定要堅強地活著,一定不讓家裡的其他妻妾失望。
“他不是楚霸王。楚霸王自刎烏江時,麾下兵卒全軍覆沒。博陵軍只有四千輕騎跟著他南渡,在六郡之中還有三萬多人,足夠他捲土重來好幾次!”王圭繼續搖頭,否認了關於李旭可能是為情而死的謠傳。
一個身經百戰的統帥不會如此輕易地被擊倒,更不會只因為一個女人就方寸大亂。他不認為李旭會如此脆弱,更希望自己的推測正確,從而讓眼前的麻煩頓時消失。況且只要李旭活著,那些以其死為理由的鬧事藉口便都不成立。朝廷處理善後事宜來也輕鬆得多,簡單得多。
“王大人人以為死在黃河中的不是李將軍?”裴矩越順著王圭的提示去想,臉上的表情越震驚。一把揪住對方的衣袖,大聲追問。
如果事實不幸被王圭猜中,他和虞世基二人要面臨的麻煩不會再是眼前這些非難。但可能更不輕鬆。姓李的平生就敗了一次,還是被東都從背後陷害所致。如果他領博陵大軍向朝廷討還公道,試問東都眾人還有繼續活命的理由麼?
“死在黃河中的可能是李將軍的部屬,或者根本沒有人投河!”王圭點了點頭,低聲道。
“沒投瓦崗,也沒投河身死,那王大人以為李將軍會往哪裡去?”封德彝被王圭臉上的鄭重表情嚇了一跳,伸手扯住了對方的另一隻袖子,追問。但論才學不論人品,王圭在群臣之中絕對能排得上前三位。他既然說得如此肯定,必然是從紛繁複雜的流言中看出了某些蛛絲馬跡。
王圭輕輕甩了甩胳膊,將封德彝的手甩開。然後以長者身份拍了拍裴矩扯在自己衣袖上的手,笑著提醒道:“如果換了裴大人領兵,既不想跟瓦崗軍鬥得兩敗俱傷,讓劉長恭等人收了漁利去。又不想與官軍手足相殘,有損於江山社稷,應該如何?”
“如何?”震驚中的裴矩順著王圭的問話回應,然後驟然被自己的話驚醒。他突然發現自己先前只想到了對自己最有利的解決方案,卻沒考慮到李旭的為人。此人做事素來有一個原則,在堅持自家原則的情況下,又不想死於非命,唯一的辦法,可能就是一走了之了。
“我會一走了之!”裴矩皺著眉頭,幽幽地回答。“我會讓郡兵們各自回鄉,反正劉、段等人只想殺我,必然不會難為這些郡兵。而帶著他們,反而影響了輕騎的速度。不對,不光如此,這四千博陵弟兄都是我的安身立命本錢!”他越說越快,越說眼神越明亮,“放一夥人走也是走,兩夥人走也是走。我把四千博陵弟兄中的大部分散進入四萬郡兵當中,也能稀裡糊塗從段、劉兩人的眼皮底下混出去。甚至向南繞道,從來路返回老家!當時瓦崗和洛陽的注意力都在我的身上,決不會顧及到那些郡兵!”
“反正明知必敗,李將軍以一二死士裝扮成自己,也能吸引瓦崗軍來追。待瓦崗軍發現上當,他和博陵輕騎,早就不知道溜到何方去了!”虞世基的反應也不慢,順著裴矩的推測補充了下去。
“既然如此,瓦崗軍為什麼散佈謠言說他死了!他自己為什麼不出面辯謠?”封德彝還不服氣,急急地問。
“李將軍死訊傳開的後果大夥不都看到了麼?對瓦崗軍而言,其中好處還不夠大?”裴矩大步轉回書案,一邊翻看有關李旭之死的那些奏摺,一邊大聲怒氣衝衝地罵。上當了,這個當上得忒窩囊。東都方面憑著一個謠言便出手自毀長城。而瓦崗軍也僅僅憑著一個謠言便讓所有圖謀不軌的家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