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部分(第2/4 頁)
箏的禮,再一把將她摟在懷中,安慰道:“瞧著比數月前瘦了。”
謝箏莞爾。
她往後入住的地方,孫氏早就收拾了的,就她院子的西跨院,地方寬敞,原等著謝箏養上三四個月的傷,再接她回來,這會兒人來了,也不耽擱住。
謝箏和花翹梳洗更衣,換下風塵僕僕的男裝,再作女兒家裝扮。
孫氏和陸毓衍引著她在陸府各處問了安,所有人都曉得謝家姑娘來了。
陸家老太太握著謝箏的手,滿是皺紋的眼角溼潤著,她認真看了謝箏許久,讓蕭玟從箱籠底下翻出了個妝匣,取了一隻青玉鐲子,親手給謝箏戴上。
蕭玟有些遲疑,嘴上沒有說話。
陸家老太太拍了拍謝箏的手背,與蕭玟道:“我曉得這鐲子該等到大禮成了再給她,可老婆子今兒個高興,遲早就要戴上的,不拘泥那些了。
老婆子一這屋子的東西,生不帶來死不帶去,以後也都是他們的,你放心,認親時老婆子還是能掏出好東西來的。”
說完,老太太又看著謝箏道:“這鐲子毓嵐媳婦也有,你只管戴著。”
話說到了這兒,謝箏自是沒有推拒的道理。
蕭玟背過身去,掏出帕子摸了摸眼睛。
孫氏安慰一般拍著她的肩膀。
蕭玟壓著聲兒,卻阻不住哭腔:“我沒事,我就是高興的,老太太多少日子沒笑過了,她這是真高興呢,高興就好。”
自從陸培元沒了的訊息傳回舊都,老太太就沒再露過笑顏了。
分明從前是那麼愛嬉笑怒罵的一位老人,上午打趣媳婦、下午逗弄曾孫,可白髮人送黑髮人,還是把老太太打倒了。
彼時事情沒有明白,老太太還一直牽掛在宮中的么女,人雖沒有病,精神卻一路下坡。
蕭玟送走過傅老太太,看著婆母這樣子,心裡哪能不慌?
等知道李昀繼位,沒多久就是陸培元的棺槨入府了。
這些時日,老太太一點點撐住了,可晚輩們總想著,只硬撐著總歸是不夠的,好在,眼下終是有些笑容了。
老太太歡喜了些,數月間壓在陸府上的沉重與陰霾也慢慢散了,老太太院子裡伺候的丫鬟婆子們也敢說些笑話趣事了。
她們愛聽的就是謝箏的故事。
花翹進府才兩日,就被圍著說了好幾回,說謝姑娘幫著二爺在京裡破的案子,說她們巡按時發生過的事兒。
不僅是她們愛聽,陸家老太太都愛聽,留了謝箏在她屋裡,宿在碧紗櫥,與她說故事。
謝箏沒有見過祖父母、外祖父母,她對真心待她的老人的印象就只有傅老太太,陸家老太太待她的好,沉甸甸地積在她心中。
聽了幾日故事,陸家老太太才讓孫氏把謝箏接回去。
前腳謝箏走去,後腳老太太就與蕭玟道:“也是怪我,沒分清輕重,這孩子吃了不少苦,我只顧拉著她說話,卻忘了她該給她父母去磕個頭。你幫我安排妥了,她父母就葬在城外,來去方便的。”
蕭玟應了。
隔天,陸毓衍陪著謝箏出了城。
章家嬤嬤隨著他們上山,落後幾步,不住交代花翹。
雖是住在陸府,吃穿用度上都無需操心,章家嬤嬤和老章商量來商量去,還是怕給謝箏添麻煩,沒有提出跟進去伺候的想法,只事無鉅細地叮囑花翹,就怕她不夠周全。
花翹挽著章家嬤嬤的手,笑著道:“府裡都喜歡姑娘,姑娘在府裡不會吃一丁點兒的虧,媽媽放心吧。”
章家嬤嬤抿著嘴,看著陸毓衍和謝箏邊走邊說話的身影,心落了大半了。
姑爺待姑娘真心好,老爺和太太在地下定能安心的。
謝箏走到墓碑前。
老章夫婦把這裡收整得很乾淨,不見雜草,因謝箏活下來了,這墓碑也換過了,去了謝箏的名字,又立了一塊給豆蔻。
籃子裡的祭品一一擺開,謝箏在墳前跪下,滿腔的話想說,一時又不知道從哪兒說起。
她張了張嘴,又頓住了,這回沒哭,卻淺淺笑了。
第三百三十二章 傷口
謝箏和父母說了很久的話。
起初講案子,講在宮裡的生活,講她這麼個從前整日裡只想著偷溜出去跑馬耍玩的“野丫頭”竟然熬住了宮裡那些刻板的規矩。
一個連捏著繡花針、老老實實坐上一刻鐘就渾身彆扭的姑娘,到底還是沉下了心,去學嬤嬤姑姑們教的怎麼伺候主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