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第2/4 頁)
意思說起此事了。
易天看在眼裡,頗覺好笑,可也為這兄弟二人的熱心所感動,看看天色道:“已是午時,我們也要回去吧,我都幾個月沒回家了,不知爹急成什麼樣了”。
於是三人收拾停當,起身回家。
其實易天這失蹤的三個月內,經歷遭遇可是遠遠比他講給愣子兄弟的那個版本要精彩刺激的多。
易天記得,那一天是陽春三月的豔陽天,桃花似火柳如煙,一派生機盎然。
他吃過早飯,拜別父親就往楞子家裡去,在路上恰好遇到正要去後山打獵的李虎大伯。易天對打獵天生都有興趣,曾經多次隨著李大伯進山打獵。
李虎年近五旬,身體健朗,無兒無女,是個普通的獵師,只在附近山裡打些野雞、野兔,運氣好的話能還能打到獐子、野鹿什麼的。
平時他也很喜歡帶著易天打獵,今天有沒有什麼特殊事情,就爽快答應易天的請求,順便帶著易天進山春獵。
龍湖鎮向南面朝大河,河水滔滔,三面環山,群山起伏,是一處風水頗佳之處,山珍河鮮相當豐富。
易天與李虎經常去打獵的是龍湖鎮後山,地勢平緩,不算高聳險峻。
但這座山外就是群山峻嶺,連綿不絕,原始森林裡,到處猛獸出沒,人跡罕至,一般獵師不會冒險深入。
今天二人運氣似乎不太好,進山後轉悠了近兩個時辰,還搜尋了幾處常設的陷阱。
結果是,除了打到一隻山雞外,並無太大收穫。按照李虎的判斷是,淺山的獵物在經常光顧的獵人搜刮下所剩無幾,或者機敏點的野獸往更深的山裡躲去,不肯出來了。
二人不甘心,合計之下,就翻過山樑,來到山的另一面,往茂密的森林中搜尋。
二人小心的前行,弓背哈腰,輕手輕腳,怕弄出大的聲響,驚走不期而遇的野獸。
李虎雖然只是個普通獵師,可打獵幾十年,經驗異常豐富,憑著地上的野獸腳印和遺留糞便,就能判斷出野獸型別和距離遠近。
很快,二人就來到一片山陰處,此處草木茂密,有山泉叮咚流過。
李虎放緩腳步,一臉鄭重地到處檢視地形,又在幾處地方走走停停,還是不是蹲在地上檢視糞便和野獸腳印。
突然,李虎眼前一亮,臉上頓時露出興奮的表情。就在前方几步遠的枯葉上,有一坨新鮮的動物糞便,似還隱隱冒著熱氣。
李虎連趕幾步,半蹲著將鼻子湊過去,嗅了嗅,爾後欣喜地向易天打著手語,示意易天跟著他一起向左邊潛行。
果然,行進二十丈處,就發現有一隻成年野鹿,正站在泉水邊,警惕地四處張望。二人隱在草叢中,屏息靜氣,一動也不動。
那隻鹿起初小心謹慎,見四周沒有危險,就彎下頭開始喝水。
李虎緩緩起身,輕輕地搭弓射箭,只聽得嗖的一聲,利箭飛出,啪地一聲不偏不倚射中野鹿的前胸,不巧的是沒有射中要害。
那隻野鹿痛的低鳴一聲,身形稍踉蹌一下,就穩住身子,沒再作絲毫停頓,四肢一蹬,騰空越過一塊山石,朝遠方逃去。
“追——”二人趕忙跳出草叢,朝那野鹿窮追不捨。
此時天臨近傍晚時分,再加上山陰處林木枝繁葉茂,視線稍有昏暗,二人都有些著急,就不顧一切加快速度。
結果接連翻過幾道坡,易天陡然發現周圍盡是古木狼林,分不清東南西北,那隻受傷的野鹿也不知所蹤。
易天停下腳步,喘著粗氣,回頭就尋李虎。可身後哪裡還有李虎的身影,只有幽幽深林中山風嗚嗚吹過,令人有點不寒而慄。
易天顧不上害怕,雙手合攏圍在嘴邊,向四周不斷改變著方向喊道:“李大伯,你在哪裡——”,除了驚飛一群樹上的鳥兒之外,沒有收到任何回應。
到這個時候,易天已經清醒的意識到他和李虎失散了,最糟糕的是他還在這片原始森林中迷了路。
雖然依稀有夕陽的餘暉透過來,但也無濟於事,有生活經驗的人都知道夕陽是最短暫的,片刻後就會消失不見,夜幕正式降臨下來。
易天畢竟是山裡長大的,也經常跟隨獵師進山狩獵,野外生活經驗比較豐富。他深吸幾口氣,調整好情緒,使大腦冷靜下來,趁著夕陽餘暉還在,趕緊檢點一下自己隨身所帶之物:
一把殺豬屠牛用的短把快刀、一根短竹笛、一捆繩子、一隻乾糧袋。快刀和竹笛是易天隨身之物,繩子和乾糧袋是李虎交給易天攜帶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