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8部分(第2/4 頁)
在幾盞大燈的強光照兵馬俑考古“現場”一派繁忙,十幾名當地老百姓在考古人員的帶領下正xiǎo心翼翼的將一個個兵馬俑挖出來。
而在坑道邊上的帳篷內則是氣氛異常緊張、壓抑。其中一名領導說道:“不能再等了,袁教授他們已經進去兩天多了,到現在還沒有任何音信,肯定是在秦陵地宮內遭遇不測了。”
“再等等吧,也許他們找到了重要的線索。”坐在他身邊的一個人猶豫的說道。
“還等什麼!”領導一拍桌子說:“他們只帶了一天的口糧和飲水,難道說秦始皇在地宮裡給他們準備滿漢全席嘛,這事不能再拖了!我們必須組織營救xiǎo隊下去看看。。。。。。”
一直在帳篷角落的古教授忽然舉起手說:“《史記。項羽本紀》中說:‘(項羽)遂屠咸陽,燒其宮室’、‘燒秦宮室,火三月不滅’,但是大家也看到了,目前開挖出的兵馬俑並沒有焚燒痕跡,所以我認為項羽並沒有找到真正的秦始皇墳墓,或者說即便是找到了,也不敢燒。”
“為什麼?”眾人急忙問道。
古教授請捻頜下鬍鬚笑道:“我認為秦陵地宮險惡重重,項羽當年肯定是。。。。。。所以,我斷定袁教授他們肯定遭遇了不測。”
“啊!那我們現在怎麼辦?”
“準備足夠的食物,帶上防毒面具、各種緊急防護措施,立刻下地宮營救他們,耽擱多一刻,他們的生存機會就更加渺茫。”古教授說道這裡jī動莫名,視線在燈光照shè下格外刺目,而坐在他一旁的學生泰格,則是緊皺眉頭,好像在疑huò著什麼。。。。。。
袁和平喊了一聲,然後走過來對元華說:“元華,你剛才的背錯了臺詞,特別是《史記》的這幾個地方,發音不標準啊!”
元華苦著一張臉說:“大眼,沒有辦法啦,我國語不好嘛,發音就這樣。”
“要不你用粵語說臺詞試試?”袁和平問道。
再次開機後,元華用粵語說了一遍,結果鬧得一帳篷的人笑的前仰後合,畢竟這些演員都是三家電影公司提供的,從來都是說國語,乍一和香港人合作,聽到元華用粵語講臺詞總感覺好笑,不笑場才怪呢。
遇到這樣的時候虎也很頭疼,但是沒有辦法,必須要和這幫大陸的演員磨合下去,畢竟拍完這場之後,剩下的劇情就能與香港拍攝的連線起來,熬吧,除了熬沒有別的方法了,於是這場戲從晚上8點拍到凌晨4點,才勉勉強強過了。
當攝影機關閉的時候虎長長鬆了一口氣,“不容易啊,下一站敦煌!”
'。。'
。。
557 突發事件
557突發事件
三危山,又名卑羽山,在敦煌市東南25公里處,綿延60公里,主峰在莫高窟對面,三峰危峙,故名三危。
《神話》劇組一行五十餘人來到這裡的時候已經是8月中旬,從軍車裡下來後,王小虎手搭涼棚看著面前一排排整齊的帳篷,笑道:“景sè不錯,比西安那邊的外景強多了。”
“不錯是不錯,就是太熱了!”趙雅芝俊俏的臉蛋上躺下兩行汗珠,拿著扇子正輕搖著。
王小虎呵呵一笑,敦煌這地方西面是沙漠與羅布泊相連,北面是戈壁,與天山餘脈相接。南北高,中間低,自西南向東北傾斜,平均海拔不足市區海拔為黨河沖積扇帶和疏勒河沖積平原,構成了敦煌這片內陸平原。
一望無際的沙漠和大片綠洲,形成了獨特的自然風貌。由於地處內陸,明顯的特點是氣候乾燥,降雨量少,蒸發量大,晝夜溫差大,日照時間長,長常年在香港居住的人苦不堪言。
之所以來敦煌拍攝外景,源自那天和趙剛打架之後,為能更好的瞭解戰士們對軍陣的熟悉情況,王小虎每天都要chōu些時間去營地溜達兩圈,有一次一個甘肅的戰士向王小虎提意見,說這邊的外景不如敦煌好,按照劇本上的提示好像是在戈壁,又好像在沙漠,而敦煌的三危山、景泰黃河石林是最適合取景的地方。
說者無心,聽者有意,王小虎立刻了解一番,又和這名戰士jiāo流了很久,最終決定將取景地點該為敦煌三危山、景泰黃河石林。
於是乎,趙剛就率領兩批隊伍,少數部分趕往敦煌三危山搭建劇組片場,主力軍帶著大批的道具、武器、服裝、戰馬浩浩去景泰黃河石林折騰了。
三危山作為劇組的第一站,所拍攝的戲份並不是很多,因為劇本中有一小部分是靈活的、含糊的,比如說m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