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部分(第2/4 頁)
當下,方智、方威陪著葫蘆和板栗,敏慧、敏靜陪著小蔥,一齊去園子裡轉悠。
方智是個十五歲的少年,樣貌白淨,斯文中帶著些清雅;方威十二歲,跟葫蘆一般大,卻是個活潑好動的,一路上,他喋喋不休地跟板栗說京城裡的事。
“……中秋那天晚上,京城可熱鬧了。站在明月樓的頂層往下看,那長街就跟條燈河一樣,還流動呢!人也多得很,擠得跟什麼似的。過後聽說好些人都走散了,還丟了十幾個人,讓京兆府尹好一陣忙的。站在明月樓頂層抬頭看天上,那月亮這麼大,亮的耀眼,倒像一伸手就能摸到一樣。”
他停住話頭,雙臂一圈,做了個環抱的動作,比給板栗看。
板栗見他一邊比劃一邊看自己,期待自己作出羨慕的回應,便揚眉睜大眼睛接道:“那是。京城是啥地方?那月亮自然也比咱鄉下大一些。”
眾人一愣,見板栗一本正經的模樣,忽地放聲大笑起來,方威更是跺腳不已。
ps: ; ;求雙倍粉紅。
第077章 落馬
笑聲中,彼此感覺熟近不少,方威也喜歡上了板栗。這個比自己小一歲的農家少年讓他覺得格外親近,說得更加眉飛色舞了。
方智也微笑著跟葫蘆閒談起來,見他打量四周景緻,便為他一一介紹。
這莊子十分大,除了房屋院落,山水樹木一樣不缺,可葫蘆總覺得少了點什麼。
少了些野意。
莊子上雖然也有許多田地、果園、池塘,山上也植樹種木耳,但都收拾得井井有條,十分規整,是為了方便主家常來居住。
方智說道:“我爹想著你們自在慣了,怕是不耐煩應酬那些規矩,就沒請你們去家裡了。又說你們家有好大的山林,池塘果園各樣都齊全,只有比我家更好的。這莊上也沒什麼新鮮東西讓你們瞧,就一個跑馬場,能讓咱們跑跑馬。鄭兄弟要不要去試試?”
葫蘆聽了眼睛一亮,便點點頭。
方智見他面上露出高興神色,知道爹安排對了,於是很有禮地問小蔥:“張姑娘可要跟我們一起去玩?家裡有些馬兒很溫順的,不會騎馬也不怕。”
小蔥忙笑道:“多謝五少爺。我就不去了,跟敏慧姐姐和敏靜妹妹說話兒。”
在別人家,她自然不會放肆,再說,敏慧跟敏靜可是不會騎馬的,那她當然不能去湊熱鬧了。
敏慧對方智道:“五哥,你們只管去吧。我跟小蔥好些日子沒見了,正要好好說話呢。”
於是,少年們就和少女就分開了,板栗還叮囑了小蔥幾句話。
方智兄弟帶著葫蘆二人來到跑馬場,先去挑馬。
馬廄建在一個山坡上,這裡有個大院子,專撥了兩房家僕在此照管,一應設施包括吃喝等物事都是齊全的。
站在山坡上往下看,只見好大一片土地。平地丘陵,綿延起伏,兩條小溪橫貫東西,其間只種了少量樹木,其餘全部是曠野草叢,看得葫蘆板栗一陣咋舌。
方家到底大富之家。張家是不會弄這麼一大片地方出來,什麼也不種,光跑馬,那太浪費了。
無論是張家,還是鄭家。都是地盡其力,山澤盡其利:山上種橡樹、果樹、竹子;林中養雞兔、種木耳蘑菇;水田種稻,旱地種麥、豆、玉米花生等雜糧;低窪處挖塘養魚種藕。便是池塘四周、山溪兩岸,還種了篙瓜呢。
葫蘆他們也常騎馬在各處跑,到底比不上在這樣的跑馬場跑馬暢快,於是歡喜非常,紛紛去挑馬。
縱馬馳騁幾圈後,個個覺得酣暢淋漓,方威跟板栗更是大笑大叫,葫蘆跟方智要穩重許多。只微笑瞧著他們。
又跑了兩圈,方智招呼他們去屋子裡吃茶小憩。
這時,有下人來回。說黃少爺到了。
方智忙讓請進來,一邊對葫蘆跟板栗道:“今日家母本未請旁人,因我有個同窗要來拜訪。就多了他。他也是從京城來,一是陪他母親求醫,一是入書院求學。我想著引他認識鄭兄弟和張兄弟,也多個朋友,就沒回了他。鄭兄弟不怪我冒失吧?”
葫蘆急忙道:“這有什麼?我跟板栗也認識好些書院的書生。他既然是方兄同窗,有幸認識,自然更好。”
等客人進來,方智為雙方引見,原來這人就是黃觀。
少年們年紀相差不大,又都是讀書人,極容易就混熟了,彼此談笑不絕。
方威就建議道:“這麼光跑也沒意思,不如咱們去打獵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