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部分(第3/4 頁)
不愁麼?
**********
沾了青山書院的光,清南村的人對邊關的訊息總是知道的比別的地方多。除了縣衙會定期送邸報過來,似乎書院還另有訊息途徑。
幾個月來,靖元兩國交戰一直沒停過。互有勝敗,也無需多述說。
這情形進入六月才好些。
兩國的百姓卻都熬不住了。
西北邊關受戰事影響,春耕延誤不說,有些地方被敵人擄掠,十室九空,一片荒蕪;便是南方,因為徵集錢糧,抽調民夫,更有貪官酷吏攤派加稅,百姓苦不堪言。
集市上賣兒女的多了起來,要飯乞討的也多了起來,甚至偷竊搶劫案件也急劇增多,一派亂世徵兆。
因這戰事的影響,永平十四年的童生試未能如期舉行。
然而戰爭卻無法停止,元國人也好,靖國人也罷,各自心裡都裝著自己的妻子兒女,養家餬口是他們的責任,正義和真理,永遠辨不清。
剛進入八月,元**隊就蠢蠢欲動,不時有小股軍民深入靖國境內燒殺劫掠,令人防不勝防。
於是,大戰再起。
一批又一批新軍被徵招到邊關,鄉試也暫停了,看情形要影響到來年的會試。
正當民眾滿心疲憊的時候,十月初,忽然傳出了議和的訊息,只是還未確定。
朝廷官員分做兩派,一派主戰,一派主和,吵鬧不休。
主戰派也並非好戰,乃是因為元國提出的議和條件太過苛刻,故而不肯失了節氣。
主和派則反駁道,久戰之下,國力空虛,百姓不堪忍受其苦,亂象已生,忍一時之辱,暫時議和,他日國盛,再圖雪恥,並舉出唐時的渭水之盟為例。
百姓們說長道短,書院的學子們更是如開鍋的沸水般,各執一詞,爭論不休,其情狀不比朝堂遜色。
私塾裡,板栗和黃瓜他們也在爭執。
方威和板栗都怒道:“議個屁和!要那麼多錢糧,這議和有什麼意義?還不如把這銀子和糧食用來徵兵打仗。”
黃豆卻搖頭道:“暫時喘口氣也是好的……”
他的話引來一陣討伐。
田遙盯著他不可思議地問道:“你平常是最不肯吃虧的,怎麼說出這樣的話來?難道是為了讓葫蘆哥早些回來?”
黃瓜瞪眼道:“你要不是我三弟,我肯定當你是奸細。大哥他們在邊關拼死拼活的,落個賠償財物的下場,那這大半年不是白乾了?就算回來了,心裡也不痛快。”
板栗揉著拳頭冷笑道:“他皮癢了,我好些日子沒教訓他了……”
黃豆見大夥就要拿他出氣,急忙高叫道:“說賠就真賠?這不是權宜之計麼!先答應著,再派個能說會道的過去,跟他們說,這打仗打的,國家都窮了,這賠償一次付不起,得分幾年付才成,今年先付一點兒。然後咱們得了這個空,悄悄地預備著,等明年要付的時候,這邊談判,那邊派了人馬殺他個措手不及……”
眾人呆愣。
李敬文先叫道:“你當這是咱們小時候玩遊戲哩?這是兩國之間……”
黃豆翻眼打斷他的話:“兩國之間?兩國之間又咋了?還不是看誰拳頭硬。等咱們打贏了,那議和書算個屁!這國家比咱老百姓更不講理。你們忘了,這仗是咋打起來的?還不是元國人先跑到咱們靖國來燒殺搶掠。咱們可沒惹他們。”
他掃了一圈眾少年,猛拍桌子道:“該議和就得議和,該翻臉就得翻臉!”
“噗——”
大家笑倒一片。
方威抖手指著他道:“你……你……往後你說的話,我全都不信。我離你遠遠的。”
田遙悻悻地說道:“你才覺得?我早就防著他了:凡是他說的話、乾的事,我都要掂量斟酌再三。”
板栗嘲笑道:“你就這樣,也沒見你沾他一點便宜。”
嬉笑間,忽然從外面跌跌撞撞跑進來一個小子。對黃瓜兄弟幾個道:“二少爺,三少爺,快……快回去!”
黃瓜站起身,急忙問道:“咋了?”
那小子滿臉是淚,哽咽道:“大少爺……大少爺……”
板栗上前一步,一把揪住他胸前襖襟。厲聲喝道:“大少爺咋了?”
黃豆也跳了起來,大罵道:“沒用的東西,你快說!”
李敬文擋住他,示意他不要逼,越逼那娃兒越著急。
黃瓜卻轉身就往外跑——他直接回家去。也不等解釋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