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9部分(第2/4 頁)
到了,都全力奔走。
因為紫茄出了事,青山的婚事也耽擱了。等準備籌辦的時候,又因為青龍王的身份,只得退後一步,讓侄女先嫁。
所以,鄭家嫁完紫茄,緊跟著就要幫青山娶媳婦。
再說張家,綠菠三月十五進宮,這是迫在眉睫的事;香荽被賜婚,張家不急著嫁,可王家急著娶呢;香荽和綠菠要出閣,可上面還有紅椒、山芋、南瓜等兄姐的親事都沒解決。
王丞相得了聖旨,樂呵呵地帶著媒人上玄武王府賴著不走,說王窮乃小輩裡的長兄,連弟妹都成親了,這婚事斷不能再耽擱了,力逼著張家答應趕快嫁女。
趕快是多快?
張家頭疼不已!
張槐召集張家所有說得上話的男女,連出嫁的姑奶奶小蔥都請回來了,大家匯聚在老太妃屋子裡,緊急磋商。
南瓜兄妹們不甘寂寞,都躲在後堂偷聽。
聽板栗分析了一遍當前情勢後,鄭氏首先道:“咱們家本來就不講究那些死規矩,也別遵照長幼順序了。誰的事定了,誰先成親。綠菠是沒的說,三月十五送進宮;香荽也留不住了,就答應王家吧,兩家商量著辦;紅椒的親事也基本定了,既這樣就趕在香荽之前。好歹她是姐姐;山芋他們都退後一步,等選好了媳婦再辦。若是趕著尋親,忙中出了錯,找了不合適的,那可就一輩子毀了。”
眾人都點頭,都道這話有理。
因此算來,這兩三個月工夫裡,張家接連要嫁三個女兒,實在是太趕了。
誰知板栗又道:“娘說得輕巧。娘怎麼忘了一個人?大苞谷的親事也拖不得了。按海上季風推算,黛絲的孃家人大概四月份就要到了。人家在海外,萬里迢迢,來一趟不容易,咱們還能拖著婚事不辦?要是把黛絲娶了,珊瑚就不能不娶。”
眾人聽了一齊嘆氣,都道忘了這茬。
張槐鬱悶地說道:“他不是已經在寶石國成親過了麼!再辦,就是圓房了。還有。他不是發誓說,不考中進士不成親嗎?這要怎麼辦?”
這訊息已經傳遍京城了。已經不能當笑話了。
眾人再次蹙眉,覺得家裡數這小子事多。
張楊擺手道:“算了,別為這事傷神。辦就辦吧。等寶石國的送親使團進京,怎麼也該到五月了。再算上籌辦準備等事,七八月成親也不算晚,這不跟眼下錯開了。至於他發的誓。那是他自個的事。他有本事就憋著,等中了進士再圓房。”
想想又加上一句:“真要是這樣,我真就服了他!”
眾人一齊鬨笑。
鄭氏卻認真道:“是不能圓房。他才多大呀!”
於是,大苞谷的事也定下了:初步定於八月成親。只成親,不許圓房。
接著。又往下商議。
後堂,他兄弟姊妹們對著大苞谷都笑翻了天,唯有山芋沒吭聲,蹙眉想心事。
外面又談論起青蒜的親事。
原來,青蒜出宮後,與香荽不同,上門求親的不計其數。
人都知道她在選妃中與妹妹最先到達慈安寺,但皇上只選一個張家女進宮,張家五女乃嫡出,所以她才落選了。若不然,她就是皇貴妃。因此,求親者趨之若鶩。
正趕上會試放榜了,連新進的貢士也來湊熱鬧。
一直沒說話的張老太太頓時不樂意了:“都嫁了,連青蒜也不留著,這家裡還剩什麼?你們都忙得不見人影,就剩下小苞谷和念祖兩個小鬼頭。我一個老婆子,我活著有啥勁頭?”
張楊急忙起身,上前解釋道:“娘,我們商議青蒜的親事,不是馬上嫁她。這姑娘家不比小子,小子若是耽擱了,他還能等下一撥的女孩長大;姑娘家若是耽擱了,再找合適的就難了。”
板栗也道:“奶奶不知道,好些人上門來求親呢。不趁著這機會幫四妹妹尋個合適的,往後哪再找這麼些人來?”
張老太太依然不滿,總覺的定了親,離出嫁還遠嗎!
眾人好一頓勸,都說就算尋了合適的,成親的日子至少定在兩年後,老太太這才罷休。
山芋在後堂呆不住了,走出來道:“爹,娘,我有話說。”
張槐忙問:“你想說啥?”
大家都把目光轉向他。
山芋面對眾人灼灼目光,又感覺身後弟妹們都豎起耳朵靜聽,不禁有些發憷。然想起即日起,兄弟姊妹們娶得娶、嫁得嫁,都要成家了,不知為何,心裡躁動的慌。因此鼓起勇氣道:“我也相中了一個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