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部分(第2/4 頁)
起他們。不曾想,這招用到鄭國棟身上,也一樣好使。市裡大大小小的領導都挺注意市電視臺的新聞,因為這裡能反應官場的動向。鄭國棟時不時市裡新聞裡露臉,他不僅混了一個臉熟,而讓大大小小的領導記住了,這樣一為,鄭國棟進入市裡的道路,才算真的鋪出來了。
於是,再開市“兩會”前進行人員調整時,鄭國棟便很自然地進入到領導們的考慮範圍。因為常出現在新聞裡,於是鄭國棟不但臉熟,而且還讓人記住了他的能幹,沒啥說的,鄭國械當之無槐地進了市領導班子。
第122章 來了個老的
鄭國棟上調市裡,牛小偉並沒有跟去,只是董綵鳳跟了過去。
原先鄭國棟是想把牛小偉調過去,可是後來一想,牛小偉這麼年輕,以他的資歷,調到市裡也不能按排到重要崗位上,弄好也就是給一個秘噹噹,所以鄭國棟最後沒有帶牛小偉。
鄭國棟還有另一個想法,山嶺縣怎麼著也是自己的根,是自己的根據地,可是不能丟,由於認識到這個,鄭國棟更得把牛小偉留在縣裡了。
牛小偉雖然很能幹,可是他的資歷在那兒擺著,真是不能那啥,琢磨了辦天,牛小偉最後只能幹了一個縣辦公主任,連副縣長都弄不成。
牛小偉連一個副縣長都沒當上,牛小偉也沒啥可說的,看看市裡各縣的正副縣長,就沒一個年齡低於三十歲的,牛小偉還不到二十五歲,哪成呵。
沒能撈個副縣長噹噹,牛小偉真沒那啥,牛小偉現在明白,混體制就是一個字——熬,所以牛小偉就踏實地熬。
鄭國棟走後,市裡派來了一個新縣長。這回,市裡沒再派過渡幹部,也就是說,市裡吸取了以往的教訓,同時也像是要保住山嶺縣,派來了一個老同志。
派到山嶺縣當縣長的老同志,一直是在市裡工作,是由排在鄭國棟前邊的那個副市長推薦的來的,他屬於平級調動。這位老同志姓趙,叫趙山陽。
趙山陽雖然有一把年紀了,可是工作熱情很高,他有點像是被憋得太久太久了,到了縣裡便掄開膀子大幹一番。到了縣了,趙山陽先是給各部門開會,讓他們先彙報然後再做規劃,於是縣政府一下就全動起來了。因為縣裡邊一時沒有找到合適的人選,山嶺縣的縣委書記,也由趙山陽同志兼著。趙山陽也把縣委這塊搞得動起來。
趙山陽把縣委、縣政府搞得全動起來,主題只有一個:狠抓經濟,讓山嶺縣的經濟更上一層樓。
搞完了縣委、縣政府,趙山陽縣長還不辭辛苦地去各鄉視察。趙縣長的視察還真不是走馬觀花,還是來真的,於是各鄉的領導也被打起來了。
老同志發光、發熱可真不是說著玩的,那是來真的。牛小偉做為縣辦公室主任,縣長大人這樣辛勞,他自然也閒不住,鞍前馬後的緊著一通忙。
因為縣長縣大老爺出行在一個偏僻縣城那可是大事,而且人家趙山陽縣長又是市裡來的,懂得自己出行的規格,所以牛小偉被批評了幾次後,他就不敢再大意了。雖然不敢不上心,可是牛小偉心裡生出了怒氣:媽了個逼的,什麼意思?這個老王八蛋,真有這麼高的覺悟?
牛小偉這樣罵,並不是因為老趙折騰了他,是因為牛小偉聞出了不對的味兒。的確,這個趙縣長身上有一股子特別的味。
趙縣長來到山嶺縣,自己帶來了一個秘,要說縣長帶秘,這能省牛小偉不少的事兒,可是不知道為啥趙縣長自己有秘,卻還折騰牛小偉。開始牛小偉不明白,直到趙縣長下了鄉,牛小偉才聞出了味。
趙縣長下鄉,先是黑著臉,認真檢查鄉里的工作,並要看這要看那,把個鄉里折騰得暈頭轉向。可是折騰過後,不知為啥有的鄉完了事兒,趙縣長給好臉,有的鄉卻不給好臉,特別是不給好臉的,趙縣長還讓牛小偉他們縣辦備案。
牛小偉雖然才當縣辦主任沒幾天,可是牛小偉是縣裡的名人,再加上牛小偉會做事兒,沒多久就把縣辦的人搞定了,所以,牛小偉有啥不明白的,縣辦的人都會跟牛小偉,甚至縣辦的人發現什麼不對的,也會主動跟牛小偉說,發現不對味,就是縣辦人跟牛小偉說的。
縣辦的人發現,趙縣長讓人備案的鄉,並不是工作業績差的鄉,相反是一些不錯的鄉。有了這個發現,縣辦的人及時告訴了牛小偉。收拾工作好的鄉,這是為啥?
查,你們分頭去查!
“你們去自己熟悉的鄉查,不要官查,要私下查。明白嗎?”
牛小偉發話說。
縣辦的秘個頂個的不是省油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