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部分(第3/4 頁)
下,昭姬對圉師道,“你讓他們都起身安心餵馬吧,我們就是過來看看。”
圉師唯唯的招呼眾人起身,又對昭姬道,“殿下,這些馬都是精貴的牲畜,喂的時候,人不能離槽,講究的是‘把草把料,少給勤添’。”
昭姬點點頭,看了一眼桶中的飼料,用手抓了一把,昭姬用手指撥了撥手中的飼料細細看了眼,昭姬的手柔白細膩,根根纖長,公子玠卻發現攤開的手指指腹上有淺淺的薄繭,又見昭姬檢視飼料的認真神情,倒是覺得這個熙陵君確實與眾不同。
圉師卻嚇了一跳,熙陵君怎麼能直接去抓這些贓物呢。還不待他說什麼,昭姬已經將飼料放回了桶中,未央立刻抽出手巾將昭姬的手細細的擦拭一遍。
昭姬道,“這些飼料都很乾淨呢。”
圉師道,“是的,餵馬必須做到‘三淨’:料淨、水淨、飼具淨。小臣一刻不敢懈怠。”
昭姬笑道,“你做的很好。”
圉師喜上眉梢,卻連聲道這是份內之職。待幾人又走過幾排馬廄,圉師道,“殿下,接下來的馬都是此次宋國送來的馬了。”
這些馬都是宋玹專門準備給魏旭的,自然個個都是良馬,不論挽力馬還是騎乘馬,大部分都高近七尺。其中更有兩匹高近八尺,腰腿修長,線條流暢,體型優美。
昭姬對公子玠笑道,“八尺以上為龍,七尺以上為騋,六尺以上為馬。這兩匹就是龍馬了吧?”
公子玠道,“龍馬稱不上,但這兩匹也確實是萬里挑一了。”公子玠此時已知昭姬要出使宋國便道,“吾王說,這兩匹是送給魏王的,送給殿下的馬卻可以由殿下親自挑選。”
昭姬指著比她都高一頭的馬道,“這種馬固然好,可是我還真的不敢騎呢。”
公子玠笑道,“自然有適合殿下騎乘的駿馬,吾王都準備好了,就等殿下挑選。”
又過了二旬,魏國要送往宋國的糧食也都準備好了。大司行尚言又舉薦了自己的屬官行人蘇子澄作為副使陪同昭姬出使宋國。魏旭又派了李印領著四千軍士護送。如此一行人浩浩蕩蕩的前往了宋國。
此時已步入初夏,不熱不冷,正是趕路的好時節。一路向西,由經汶水進入渭河,路過了焉國等幾個國家,四周的景色隨之變化,魏國有沃野千里,幾乎都是一馬平川的平原,而越往西,地勢就越多變。
蘇子澄年紀不過二十五六,公子玠出使魏國時,就是他接待主陪的,所以和公子玠也比較熟悉。蘇子澄身為行人,不僅生的風度翩翩,能言善辯,對各國的情況也瞭解頗多。
因為運糧,一路走都在船上,昭姬很是無趣,所幸蘇子澄幾乎伴在昭姬身邊一直講述關於各國的一些情況和逸聞趣事,雖然不如宋玹親身體會來的真情實感,倒也使旅途不會無聊。
而蘇子澄最大的本事是過目入心、過耳不忘。所以蘇子澄此去的任務一是護送糧食,二是協助昭姬堅固和宋國的感情,最重要的卻是將路過看過的一切,包括各國各城重要官員的性格樣貌、山川地理、接觸到的城池佈防和國家政策,特別是宋國的一一記下,然後反饋給魏王。
他們這樣的行人有時候就是最好的探子。
如此行了月餘,眾人在蔡國上岸,接著用車運糧,蔡君一直送昭姬和公子玠到了蔡宋邊界的城池斂盂,卻不想邊界上卻列陣著宋王儀仗,一竿迎風招展的青色王旗擎在一個高壯的騎士手中。旗下,一身青色直裾的宋玹垂手而立。
蔡君有些吃驚,宋王竟然在邊界迎接魏國王姬,看來魏宋要好事將近了。
29第二十九章(補齊)
昭姬本來是在馬車裡的,聽說宋王在邊境迎接她,便準備下馬車。車門剛一開啟,就發現宋玹已經在外面等候了,未央扶著昭姬下了馬車,昭姬便要向宋玹行禮。
宋玹虛扶了昭姬一把,“不到兩個月沒見,殿下怎麼變得如此客氣了。”
“禮不可廢。” ;昭姬笑道,“宋王怎麼到這裡來了。”
宋玹微微一笑,“如今正是青黃不接的時候,殿下送過來的這些糧食,正好能派上用處,所以我就等在這邊交接了,可以直接發去需要的地方,不至於耽誤了時間,浪費人力物力。”
昭姬道,“難道今年發生了什麼災禍?”
宋玹搖搖頭,“這倒沒有,只是這些糧食本有一部分是承諾要給馬戶的。斂盂有漕河直通沅水,可以從這裡將那部分糧食直接運走,可以節省不少時間。”
昭姬點點頭對宋玹道,“宋王與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