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部分(第3/4 頁)
“我拒絕!”
“……海帶養殖區來蒐集上層近海海水營養,然後用來養殖鮑魚、海參等等高經濟效益海產品,甚至可以用來養蝦,海帶簡直是不用本錢的飼料……”
“……我同意……”
鮑魚和海參都是高經濟效益的東西,近年來鮑魚價格已經漸漸不行了,這是被吹起來的一種食品,但海參卻是實打實的神物。
這兩種的飼養飼料都是藻類,唐海早些時候研究過中國登州地區的禮品海帶,如果碰到突然下雨讓海帶腐爛了,就只能便宜賣給養海參鮑魚的,他這就記下來了。
海帶養殖唐海一開始就拒絕了,也不是怕被珍妮弗坑,而是在美國太難找到人來收了,讓自己手下幹又怕累。
百來畝能收穫百萬斤,那怎麼收?一條繩子有差不多一噸重,得人來拉上船,然後晾曬更辛苦。
華盛頓州這邊沒事就下下雨,這是最要命的,萬一辛辛苦苦弄了幾百萬斤的去晾曬,一場雨下來直接爛在地上,那真是上吊的想法都有。雖說這邊也盛產海帶,但那都是高機械化和集體作業,唐海乾不了。
但拿來作無本飼料,唐海就答應了。
“另外對於漁船的補充,我覺得應該至少購買兩部40米以上多功能漁船。要有強燈圍網裝置,這是用來圍網捕撈秋刀魚和鰹魚的。要有拖網裝置,這是最基本的,但我們不進行底拖,因為我們漁場底部保守估計有價值千萬的海藻,底拖得不償失。另外要有能組裝進行帝王蟹捕撈的裝置。發動機至少要達到1000以上,另外必須配置價值25萬以上的探魚器,大小公主號別的都可以留著,探魚器必須更換。”
“這些大概要多少錢?”
“400萬到500萬美金之間,現在下單,明年就可以到手,之前收的舊的船隻和公爵號可以用來播撒幼苗飼料,也不能算白買。另外我們現在再度面臨缺人問題,這一次卻不是缺少普通水手,後臺、機艙、專業漁網修補,甚至是船長、有經驗的大副……明年所有職員普通工資,可能一共要花200萬,這還不算獎金。”
唐海倒抽涼氣。
“開船其實也不是很難呀,我們能不能內部培養,你看我上次不是成功開船了?”
珍妮弗聞言斜眼看著唐海:“小公主號1200馬力,哪怕在十級風下,我們也應該可以安安穩穩的出海作業,但你……”
“別說了……”
……(未完待續。。)
第二百八十六章 理想融合
現在發達國家的最大特點就是人工貴,以前唐海給人打工還覺得好,但現在給人發工資,就覺得真特麼的……
漁業工作人員差不多是賣體力活的工種裡,開工資最高的了。
一個是危險,另一個是忙的時候太累,很多漁夫賺了很多錢,但他們的孩子甚至不願意跟他們幹。
這樣就導致了為了僱人,工資就必須漲。
你漲我也漲啊,因為會的人又肯幹的就那麼點,不漲不被挖走了?
結果工資越來越高,各種漁夫水手從這艘船跳槽到那艘船,然後又跳回來,形成惡性迴圈,在哪個國家都一樣。
唐海在考慮著珍妮弗說的各種必要花費,燈光突然滅掉,投影儀在投放各種漁網裝置。
首先是蝦拖網,包括網眼、承重、價格、損耗,等等七七八八資料珍妮弗全給人們介紹……
這已經不是漁業學生的必修專業了,唐海認識別的一些漁業或是動物相關,就是知道哪裡生長,怎麼吃,做農業推廣的,從這裡可以看出珍妮弗選修的東西多麼龐大,無愧於海洋百科全書之名。
最後珍妮弗得出了結論,蝦拖網是收穫最大的漁網之一,然而一旦用了這個,那就真的完蛋了,像一些國家靠賣石油和礦產全國發大財,有些賣賣百來年就沒了,有些可以賣幾百年,而漁場要是用這個,估計撐不住三年。
珍妮弗又列舉了刺網。
刺網作業是以前常用,現在已經很少用到的一種網具。不是說這玩意兒帶刺,而是魚裝上去會卡在上面。如同刺入。這東西下方沉底,上方漂浮著。如果把它裝載在船上進行圍網捕撈,可以對魚類進行‘一網打盡’。特別是比較喪心病狂的三層刺網,網眼大中小一起使用,老美這邊有一個研究,就是這東西對漁業造成了滅絕性破壞,要是繼續無節制的使用這個,2048年就別想有出海漁獲了。
“這會不會太誇張了?大海那麼大。”強尼對珍妮弗的資料總是不太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