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5部分(第3/4 頁)
他說著已經拿出本筆。
沒等他說,老魏就複述了一次,非常好記。
“這樣……”張逸夫見拗不過,只得建議到,“非要題的話,以電力局的名義題在這裡就好了,我的名字不配在這兒落款。”
“太謙虛了,張局長太謙虛了。”老魏立刻轉頭衝女子道,“這句詞你也記下來。”
女子無辜點了點頭,要記的東西真是越來越多了,這回來的領導玩的太跳了吧?
隨後時間,張逸夫參觀了其它幾個廠房,並換了個角度看電廠,看水壩,螳螂川的細流就是穿過了這個壩,換來了坤明的萬家燈火。
不知道三溪,能換來多少家燈火啊。
在食堂用過午餐後,老魏提出下午參觀螳螂川,這也是坤明市郊不錯的風景區,有山有水有河流,環境特徵可以媲美南美的叢林。
張逸夫最終還是婉拒,他不是抗拒旅遊玩耍,是抗拒和一堆老男人旅遊玩耍,太煞風景了。
下面的行程,將對金沙江、瀾滄江以及怒江三大水域進行考察,看著流域地圖,張逸夫才意識到滇南這塊土地有多麼的肥沃,高原雪山的清泉在這裡蜿蜒流過,溼潤的氣候,三江並流的奇觀,也難怪相對於其它地方而言,這裡的人並不太熱衷於往外闖,這裡太美了,為什麼還要去其它地方。
張逸夫酸書生勁兒開始作孽,對於開發這裡產生了懷疑。
在一切伊始之前,必須要說的一點是,水電並不是最優秀的能源,你可是說它最划算,最省心,最省錢,但絕不是最優秀,其潛藏的,對環境的影響至今未有定論。
在很久以前,夏雪家中,張逸夫曾經和一個人爭論過這件事,其中他引入了美國水電發展停滯的資料來攻擊對方,對方無言以對。
實際上這件事如今剛好可以用來攻擊張逸夫,美國水電發展起步非常早,早在19世紀他們就建設了世界上第一個商業執行的水電站FoxRiver,20世紀30年代建成了舉世聞名的胡佛大壩,後又興建了包括大古力在內的數座世界級水電站,然而進入20世紀後期,他們的動作突然變得遲緩,水資源利用率趨於飽和、電力市場的管理難度和經濟增長減速固然有原因,但只論水電,他們的態度很明確——
就這樣吧,夠了,不要再多了。
他們主動剎車。
而現在這邊的狀況是,正要全力踩油門。
過猶不及的我們,永遠不會理會“夠了”,只要哪裡還有利益可以擠壓的時候,總有人會上,一條河上隔著幾公里就是一個大壩,這樣過度開發的情況在後來必定屢見不鮮。
張逸夫的路更多一些,他開始思考要不要去碰這一塊。
後來他跟博哥聊起了這個想法,博哥直接說他有病,理由簡單而又充分——你不幹也有人幹,而且乾的比你狠一萬倍。(未完待續……)
544 口小袋大
一個月的滇南行程就此展開,主路線自然是圍繞著金沙江、怒江和瀾滄江三大流域,其間也順帶考察周圍的地縣電力局以及農電,侯豐聯絡招待也算透徹,各地頭目也是一片和氣,有條件的,甚至可以請來當地的水文、水利部門幹部帶路考察。
雖然實際情況是50%的時間在路上,剩下的時間又是50%在吃吃喝喝,真正來到江邊鄉下的時間屈指可數,但這也夠了,不是你盯著大江看得越久就越有用的,除去知識技術理解外,最關鍵的還是搞好和這幫人的關係,對博哥尤是如此。
博哥在這裡更是如魚得水,就像一個在正規角鬥場身經百戰的鬥士來到了二線城市的地下拳擊臺,無論是處關係,熱場面還是套話,幾乎都手到擒來,這邊人還相對單純耿直,但心裡也有那麼一絲絲油滑和利益心在蠢蠢欲動,博哥一挑,就翻湧開來。
《雲計劃》在路途中也愈發完善,對三江有了更現實具體的規劃。
首先是瀾滄江,湄公河上游中國境內河段名稱,主幹流長度2139千米,水量充沛,落差集中,滇南政府從50年代起就開始組織研究開發,80年代中期到達高峰,得到了水電部門的全力支援,如今正要啟動的蠻灣水電站正是開山之筆,其後將有十餘個規劃中的水電站上馬,形成瀾滄江水電基地,尤其在電力改革,公司化經營後,這個程序將大大加速。
再看怒江,現下雖風平浪靜,卻是未來最大的爭議所在。
21世紀初。滇南政府吃到了水電的甜頭,將目光瞄向了這個乾淨的處女——怒江,很快與五大發電集團之一形成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