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2部分(第3/4 頁)
薦池,如果某個位置是在不吃香,3個人都不願意給錢上,那就從未推薦池裡拿上來頂。
當選的書,需要在次月收入中扣除一定的費用,作為上位的廣告費。下起蚊子腿的一百塊起步,上到首ye大風的兩萬塊一週。分門別類,試行一段時間之後再調價。
這是讓市場資料充分發聲、訴求烈度細分妥協的第一步嘗試。
一小撮原本靠under…table交易混副業收入的人,頓時就難受了,有些憋不住的,紛紛被查出原本的經濟問題辭退。
初音方面也不打算深究他們在給陳天喬打工時候的問題,畢竟水至清則無魚麼。
初音方面培植新市場的企圖,已經昭然若揭了。(未完待續。)
第86章 像三體人一樣秒殺
“顧總,你不懂創作的啊!這些東西不能這麼瞎搞的,你看原先我們網站一年好歹還有三四億的純利潤呢,被你這麼一弄今年不虧損就不錯了!”
陳天喬手下被留下來的負責人,這個月日子是真不好過。手下人群情洶洶,對於大老闆不懂瞎搞的行為敢怒不敢言。他作為上傳下達的紐帶,不得不硬著頭皮請命。
這不,自從進入11月以來,還沒過幾天,這已經是第三次來請命了。
世上能夠繞過眼前數年的迷霧,看清未來的,又有幾人。
“坐,小艾,倒茶。”顧莫傑還是很客氣的,不顧對方和自己隔著好幾級,還親自接洽這些管理層,瞭解他們的需求和心態,給他們做思想工作。
秘書輕手輕腳地倒了茶,又悄悄的離開。顧莫傑一指沙發,讓對方別緊張。
“區區一年三四億的利潤,我又沒說丟了之後就扣你們年終獎,急啥。只要政策乖乖執行得好,不是已經下發了新的kpi供大家考評了麼。”
顧莫傑實在想不通,這麼好的條件,管理者為什麼還會不安。
實際上的收購後考核,甚至比顧莫傑剛才口頭提到的那幾點更優惠——考慮到過渡轉型,2012年第四季度的kpi,初音方面已經是假設所有站的工作人員拿滿分了。哪怕是已經離開的人,第四季度不在職,離開前也折現拿到了全年的年終獎。
年底還有大紅包。
這些人的不安,完全是出於對傳統工作方式斷裂的恐慌。
如果一個站對審稿人員的才能要求轉型了,他們豈不是需要從頭學習,和別的經驗不那麼豐富的人在同一個起跑線上重新競爭?
這種恐懼,在科技摧毀一個個行業的時候,都是會出現的。
印刷術出現的時候,還讓那些字寫得特別好的、以此提供與字醜者之間分別心和差異化競爭力的人恐慌呢。
顧莫傑諄諄地勸導,讓對方解放思想。
“你倒是說說,現在某點才多少付費使用者。”
這個問題那名管理者倒是很熟門熟路的:“鐵桿高v三十萬,基本上全部付費讀,有時候還打賞。付費讀某些書、大部分看盜版的,統統加起來大概不到200萬。”
“那不就得了——才區區200萬不到付費使用者。中國有多少網民?今年都6億多,快7億了。初音娛樂的遊戲付費使用者是多少?3000萬!初音影片的付費會員,也突破1000萬了。連最慘的雲音樂,初音剛剛開始推廣正版化付費業務的時候,比文學領域還慘,才50萬付費人數,現在雲音樂做同好圈子、音樂評論、個性歌單,幾年建設下來都有400萬付費了,比文學還多一倍。
你區區200萬不到,算個啥?為了守住這200萬,就不能改革了,就不能把眼睛看到更遠處了?就不能盯著初音娛樂上剩下的三四千萬願意為內容掏錢的人了?就不能想著怎麼把中國網民裡面另外6億用了‘初見’社交軟體、但是還沒在初音的內容圈子上花過錢的人,引過來花錢了?”
一通大道理,把網站內容負責人說得抬不起頭。
眼界子實在是太淺了。
顧莫傑覺得有必要給手下人好好洗洗腦,然後等他回去之後再給下面的中層管理二次洗腦。
“當年,克里斯坦森在《創新者的窘境》裡面,研究過‘為什麼98%的硬碟企業活不過20年’這個課題。包括現在市面上做到最大的希捷、西數,其實不過是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進入硬碟界的。那些和ibm之類的計算機整機公司同期誕生的硬碟公司,為什麼都沒他們的客戶那麼活得久呢?
克里斯坦森研究之後,發現了一個問題。當硬碟每一次縮小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