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部分(第3/4 頁)
他的唇角。
她不再是英氣逼人的京兆尹,不再是叱吒戰場的將軍。那個九歲夏日隨口而出的“郭臨”二字轟然粉碎,她從那一刻重新甦醒,於再次失去一切的今日,敲醒了十年來的幻夢。
……可她何等幸運,她還有一個佇立雨中,痴痴等待的他。任雷雨狂嘯,僻靜一室,她只聽得到他的心跳,感受得到他的溫度,這便夠了。
溫潤的唇瓣劃過溼濡的肌膚,從肩頭落向胸前,觸到那緊緊地裹胸布。他一怔,悄然仰額,澀聲輕喚:“阿臨……”
她抿唇搖了搖頭,想要笑一笑,可只一吸氣,眼淚便止不住地滑落。她厭棄地擦掉淚,猛地圈住他翻身而上,隔著薄衫中衣啃噬他鎖骨下的肌理。他炙熱的胸膛貼著她的臉,似乎連淚也被溫熱。她胡亂地扒開他的衣襟,迷離地望著他的胸口,卻不知該做什麼。
他輕嘆一聲,愛憐地撫著她的臉頰,似將她所有的委屈一併接下。修長的指節輕捻,須臾除下腰帶。他攬著她的腰,霍然坐起,讓她靠在懷中,一點點吻她的脖頸、耳垂。她闔上眼,輕顫著牽過他的手,放在腰側裹胸布的打結處。
雷聲轟鳴,蓋住偌大寂籟的府邸,唯一的陋室香暖。
*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眾臣跪伏在地,許久卻仍未聽到那聲“平身”。怯然抬頭,只望見了冕旒下皇上晦暗不明的神色。
“漠北突厥三王子蘇德即位可汗,率十萬大軍犯我大齊邊境,十日前已攻下朔州。”皇上突然站起身,揚手丟來一個摺子。“啪”地一聲,掉在殿中。
之前陳丞相帶人在凌煙閣密議,論的便是漠北不平的動靜。這事群臣早有耳聞,只是一直無人公佈,便也不敢大肆談論。
“魏國也毀約串通了漠北,昨日瓊關傳信,已有魏軍進攻西界諸城。”皇上攏袖低頭,掃視他們,“楚王私自回京,朕已讓他戴罪立功,快馬加鞭趕回瓊關抗敵。”
眾臣你望望我,我望望你,心下明晰,俯首叩拜:“陛下英明。”
“那……”皇上輕笑一聲,“應對漠北,諸位愛卿可有對策?”
殿中竊語半晌,有人走出:“回稟陛下,臣諫冠軍大將軍蔣昱為統帥,中軍蔣穆,前往朔州,對抗突厥。”
眾臣循聲回望,見那是老謀深算的劉御史出言。心中大舒一口氣,頓時似找著了主心骨,紛紛應聲附和。
“砰”地一聲,卻是皇上猛地拍了下御桌。劉御史一震,聽著皇上齒冷而笑:“劉愛卿似乎忘了前朝渭水之戰?”
“老臣愚鈍。”劉御史急忙下跪。
“當年頡利可汗攻入涇陽,距離京城不過四十餘里。若不是先帝通敏果決,設下疑兵之計,將其嚇走,我大齊何能走到今朝。”皇上厲聲道,“你讓蔣家父子二將北上,那京師何人來守?”
西、北雙雙受敵,如今的形勢已不同於三年前,可以肆令蔣昱帶軍進攻南疆。劉御史心知言錯,唯有連聲罪己。皇上揮揮手,放他回列。
朝上一時無人出聲,寂靜得可怕。楚王抗魏,蔣家二將鎮守京師。除去他三人,軍營中能拿出來的將領不是沒有,可都是沒上過真正戰場的雛將。
唯有一人……
“罪臣郭臨,自請帶軍北上抗敵,驅逐突厥!”
黑甲紅衣,郭臨束髮修容,劍眉凌揚,抬腳邁入殿中。
第135章 起戰留別
窗格上積蓄的雨滴逐滿逐滴,輕聲敲打著窗沿。
郭臨在這細碎的聲響中悠悠轉醒,鼻端一絲光亮的碎髮蹭得發癢,她忍不住吸了吸鼻子,側過臉聞到熟悉的竹香。
陳聿修平和地躺在身旁,淺弱的曦光透過窗縫,照亮他側顏的弧線。微隆的眉骨,筆直的鼻樑,豐潤的唇瓣。
她一瞬不眨地凝望著,像要將他刻入心底般的深鐫。伸出手輕輕撫摸,裸露的臂膀在洇溼的空氣中瑩亮光潔。
倏忽腕臂被一隻修長的大手抓住,他噙著一絲笑意,徐徐睜開眼。晨曦下纖毫畢現的眼睫,和下方兩道若月璀璨的深眸。倏地眸光一暗,壓下她的手,傾身而上。長長的墨髮滑下,蓋過二人糾纏一處的唇齒……
端坐銅鏡前,望著當中洗去隔日狼狽的面孔。眉間似英氣猶在,卻似是而非。她怔怔地湊向前,方伸手撫上眼角,頭皮卻一緊,未束完的發已被站於身後的他握入手中。
“結髮為夫妻,恩愛兩不疑。”他拿起妝臺上的木梳,緩緩順著髮髻梳下,“歡娛在今夕,嬿婉及良時……”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