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部分(第2/4 頁)
樣叫自己了,呵呵!即使沒有署名,可是在她認識的人裡面,只有一個人會叫她baby,那個人就是她的二堂姐吳振中。
一想到堂姐的歸來,振振頓時忘了之前的不開心,忙回道:丫的終於肯死回來了!
如果說吳家的兄弟姐妹中,振振和誰最親,那毋庸置疑,肯定是她的親哥哥振華;如果說振振和誰最不親,則是大堂姐振興,因為她是四個孩子中最不愛說話的一個,加上年紀和另外三個差的比較大,所以感情不如其他三個來的好。自從嫁人後,就隨夫移民了,已經有好幾年沒見到了;而這個二堂姐振中則是振振最佩服的人。
之所以佩服,倒不是因為她真有多麼厲害,只是因為二堂姐是吳家第一個敢反抗權威的人。不過光這一點,就足夠讓振振欽佩不已了。
吳家的權威是誰?當然是吳老太爺咯。這點從四個孩子的名字就可以看出來。而且這種權威是從吳老爹那輩起就樹立起來的,在吳家可謂是鐵一般的存在,敢挑釁的人早就投胎去了。可是到了這一輩,偏偏出來個吳振中,就喜歡和老太爺叫板。你瞧瞧,牛吧!所以說二堂姐絕對是吳家的一異形,用二伯和二伯母的話說,丫的就是一惹事精,沒事就喜歡去拔拔老虎毛。
拿名字這事兒來說吧,二堂姐從懂事起,最常鬧騰的一件事就是改名。不過這也不能怪她,主要是小時候給刺激了。振振聽老孃說,堂姐剛上幼兒園那會,二伯和二伯母工作忙,沒空照看她,於是就狠心把她送了全託幼兒園。本來也沒啥,說是堂姐小時候性子就野,喜歡熱鬧,上幼兒園從來不像振振那樣,在半路上就可以抱著根柱子,哭天喊地的,搞得吳老爹像是拐賣兒童似的。在這一點上,當慣了反面教材的終於有一天有了證明形象。可是有一天,堂姐突然一個人不聲不響地跑醫院去了,逮著一醫生就問:“哪有治人妖的?”
這一問可把人家醫生給嚇壞了,以為從哪跑來的野孩子,後來還是從堂姐的書包裡找著了二伯母的聯絡方式,趕緊叫了家長來領孩子。當時家裡人剛接了幼兒園的電話,都給堂姐的失蹤給嚇壞了,得到訊息趕緊全往醫院跑,聽了醫生的話後,都覺得莫名其妙,先不說小丫頭為啥這麼問,就說她咋地知道“人妖”這個詞啊?
開始堂姐還倔著不肯說,後來連老太爺都出馬了,她才鬆口,結果全家人都笑瘋了。原來因為吳振中這個男性化的名字,加上當時的堂姐就一假小子,人老師愣是給搞錯了性別,分床的時候把堂姐分到了男生那塊。結果人家小男生上廁所的時候發現堂姐居然沒有那個啥的,很好心地告訴她這肯定是得病了,說她這樣是不男不女,叫人妖,要上醫院的。這一說,可把堂姐嚇壞了,看別人都有那東西,就自己沒有,還被稱作妖!倔脾氣的她於是就決定自己先上醫院查查,萬一真是妖怪,就走的遠遠的,省得禍害家人。
哎,就這場鬧劇給堂姐留下了不可磨滅的陰影啊,於是等到她明白一切都是自己的名字惹得禍以後,堅決要改名字,也就是從那時起,堂姐開始老太爺槓上了,在她眼裡,老太爺那叫專政,叫霸權,叫不人道。反正是啥詞反派,她就把啥詞往老太爺身上扣,就差沒整出個希特勒來。
當然,權威之所以存在,就有其存在的道理,所以無論堂姐怎樣鬧,都是沒有結果的,因為她壓根連戶口本都碰不到。而也正是因為有堂姐的前車之鑑,所以振振才可以如此坦然地面對自己的名字,而且讓她欣慰的是,吳振振怎麼著都比吳振中比較不會讓人誤會。
後來隨著年齡的增長,堂姐的反叛是越來越甚,已經不再糾結於名字了,而是發展到了生活觀,價值觀,甚至是世界觀上。比如吳家崇尚的潔身自好,堂姐就偏偏博愛無限,好像是從小學起吧,她身後就已經有小跟班了,上了大學後,更是號稱少男殺手;又比如吳老太爺本來想把堂姐送軍校去,說是好好磨磨她的戾氣,於是堂姐硬是放棄超重點40多分的高考成績,跑去學美術,說是突然找到了人生的目標;再比如從美院畢業後,二伯父透過吳家的關係,幫堂姐爭取到了一個留校任教的名額,丫的就更絕,直接誰也沒通知,還沒畢業就跑法國去了,只是在上飛機前,發了條簡訊給振振,說她追尋她的藝術之旅去了,氣得二伯父直說要和她斷絕父女關係。此後幾年,堂姐都再沒回來過,只是逢年過節或是到了一新地方,會給振振寄張明信片。
現在振振突然收到了二堂姐的E…mail,當然開心了,兩人好像已經有五年沒見了吧!
鏡頭裡是一閃一閃的燈,終於不再閃了,走廊一片漆黑,接下來就應該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