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部分(第2/4 頁)
,發榜後對方見到他的名字找了上來,於是決定住到她家去。至於關平關波,兩個人也決定留在這茉陽城找份活計養活自己,關平是準備掙路費到時候上京參加春闈,順便結交一下同榜士子以及那些從上面下來監考的官員,而關波則打算在這裡找活計準備養家了。
所以,最後只剩的齊達與張華俊俊三人一起上路。
齊自清在送他們進考場後又離開到附近一個小鎮上收貨去了,留下信要齊達他們等他一塊回去。齊達三人掛心家裡,再加上從來都是在山裡生活的,誰會害怕走山路,於是膽大包天的三個人,買了些路上吃的乾糧,就這麼出發了。
三人按照來時齊自清帶的路走,一路要翻過有土人居住的長山——連綿幾百裡的山中住了十多個土人的寨子,途中還要穿過一個小鎮,才能到家。
剛開始還好,出城走的都是平地。一個時辰後,齊達他們開始上山。上山的道路還算好走,因為靠近城鎮,時常有城裡的大戶人家來這裡遊玩,踏青什麼的,上山的道路都是修過的,山上甚至還有大戶人家修的別院,粉牆綠瓦,亭臺樓閣。再加上這蒼翠中點綴著點點紅黃的秋色,齊達他們一路走得可謂是賞心悅目。
不過,畢竟是小孩子,就算齊達他們久經鍛鍊常走山路,可到底還是很快就疲憊了。所以,夕陽快要落山的時候,三人就順勢進了路邊的村子,請求借宿。
見是三個小孩子,熱情的村民很快就答應了。他們住的比較靠外,對外面的事情瞭解的比較多,見三個小小少年十來歲的樣子卻一身儒衫,村裡的小孩子不由都蹦了過來,好奇的打量兩個讀書郎。
齊達見張華一臉困窘的樣子,他這些日子在庾隱的教導下也大略知道了一些讀書人的矜持,想起來張華從小被正統古板的張先生教導長大,到底是個孩子,又好面子得緊,只怕是不知道怎麼和這些所謂沒有教化的村民小孩打交道吧。至於生性羞澀內向的俊俊,早就窘得手都不知道放哪了。
齊達倒是對哄小孩很有一套,他把這些小孩子叫到一起,把自己買著準備路上吃的饅頭拿出來一人給了半個,樂得這些常年難得見到一回白麵的孩子們見牙不見眼。然後又給他們講起了自家孫子以前最喜歡的《喜羊羊與灰太狼》,聽得一幫小孩子連大人叫回家了都不知道。
張華也聽得津津有味,小孩子們終於離去的時候他還追著齊達問後面的故事,害得齊達大半夜都沒得睡。
第二天離開的時候,村裡的小孩子怎麼也捨不得,硬是追著齊達說出了“故事結局”——灰太狼被喜羊羊他們聯合其他動物趕出了森林——不說完這個結局就不讓走。齊達沒法,只得按照孩子們的要求“說”完了結局,彼時天色已經是中午了。
三人頂著九月的大太陽繼續趕路,還好是山中,天氣比較涼爽,不過,就算如此,張華還是禁不住埋怨齊達,並告誡他以後不準再給小孩子講故事了。倒是俊俊,很是好奇的扯著齊達的袖子問他哪裡看來得《喜洋洋與灰太狼》。
繼續往山裡走,遇到的就不再是漢人的村子了,而是修葺著高高的土牆與竹樓的土人的寨子。齊達他們來的路上就聽齊自清說過,土人的寨子是不能隨便亂接近的,不然很可能會被射殺。就連齊自清他們這樣走南闖北的行商,也是要先按照貨郎的吆喝聲大老遠就吆喝著表明自己的身份,得到允許後才能進寨的。
齊達三人都不懂那些專屬於貨郎們的吆喝,就算來路上聽得齊自清吆喝了幾次,經過兩個多月也都忘得差不多了。他們也沒有膽量去碰運氣試試土人的肚量。所以,進入深山後,他們只能靠自己多年的山村生活經驗在野外打地鋪。
三人都不是什麼講究人,準確說都是有些懶的人,也沒有那種閒情逸致去打獵叉魚然後燒烤享受,只是每天太陽快要落山的時候找處有水的地方,然後就著水吃了包裡的乾糧,如果運氣好遇著了小溪溝小水潭的,三人還會跳下去洗洗身上的汗水。然後揀點柴禾燒起一堆火,火要燒得旺旺的——主要是防野獸,然後靠著火堆過一夜。
當然,如果在撿柴過程中遇著了鳥蛋野果之類送上門的伙食,自然是不要白不要的。在這種情況下,齊達就會就近揀些樅菌平菌之類的山中常見的蘑菇,然後和著意外得來的伙食改善一下三人的生活。
就這樣,三人花了十二天的時間——比齊自清帶他們去還少了三天,回到了村子裡。
三個人先去見先生,報告了一下科考的結果。先生聽得去的六個有五人考中,難得的讚許了一下齊達張華等人。不過,當聽到齊達的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