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部分(第2/4 頁)
難得在這個時候,還有人站在她這邊,於喬由衷地感激,“琳達,謝謝你。”
“不用謝。於喬,我還是希望你留下來,為了別人的眼光而丟掉自己努力了幾年的工作不值得。”
琳達是個離婚多年的中年女人,早年間在法國留學過,眼界開闊,對員工只注重業績,至於私生活她從不在意。她身上有於喬喜歡的從容和自信,已過不惑之年的她,即使沒有家庭沒有孩子,卻依然活得有滋有味。
也許這就是境界吧,琳達的境界是於喬永遠也到不了的。她以後也許會像琳達一樣沒有家庭也沒有孩子,可是她知道她一定不會像琳達這樣樣豁達,也一定不會像琳達這樣無懼未來。
“不單單是別人的眼光,怎麼說……琳達,這裡有很多令我不開心的回憶,我要離開的不僅僅是公司。”
琳達嘆息一聲,勸慰道:“年輕人,日子還長著呢,別那麼沮喪。從你進公司那天開始,我就知道你內心很不開心,常年不開心會影響身體健康的……有什麼事比健康更重要?越是一個人就越要對自己寬容一點,不要一味苛責。我們是凡人,首先得讓自己滿足了、開心了暢快了,才有精力去顧及別人。”
琳達是個話不多的女人,畫著精緻的妝容,穿著得體的衣服,常年穿梭往來於各個時尚展,品味自然不俗。加之她的一個微笑一個回眸時常會令人如沐春風,所以她很受大家的歡迎。大概因為她的內心是淡定從容的,所以才會時常不自覺流露出令人倍感舒服的氣度。一個內心經常煎熬的人,生活不如意的人,是無法擁有那些氣度的,就像她,更多的時候讓身邊的人覺得尖銳冰冷。
“我明白。”
琳達笑了一笑,“明白就好。既然你執意要走,那麼我就不挽留你了。但願下一次再見到你的時候你是陽光燦爛的,於喬,加油。”
活到這麼大,從來沒有一個人跟她說過“加油”。於喬五味雜陳地抿了抿唇,堅定地說,“一定會的。”
環顧生活了快兩年的家,每一處都有滿滿的回憶,開心的不開心的。
她還記得,那一年,程楊知道她搬過來住之後就立即跟著搬了過來,順便把結婚照也搬了一部分過來。住過來之後他們之間的氣氛就變得微妙了,她因為失去了孩子心情很不好,不願意說話,而他因為她不愛說話就經常半夜回家來激怒她。日積月累,他們之間越來越難溝通,剛結婚時候的甜蜜當然無存。
後來他們就越來越不愛搭理對方,她對程楊也越來越失望,最後變得好像沒有他也可以了。自己一個人在家學會了裝燈泡,浴室裡的水龍頭壞了她自覺找了扳鉗去修,買了大件的家電她直接打電話叫搬家公司……處理這些事情,她越來越得心應手。沒有程楊的時間她喜歡上了買東西,於是家裡有越來越多的東西,譬如豆漿機,譬如微波爐,譬如烤箱等等等,這些東西程楊需要很久才會發現,而她都已經習慣了。
再後來,他們雙方都拖不下去了,除了離婚還能幹嘛呢?
這幾年的婚姻生活下來,自己彷彿老了十歲,心太累了。生活的富裕並不能彌補心靈的缺憾,畢竟是夫妻,說完全不在乎那是騙人的,她會傷心他的晚歸,會憤怒他的出軌,會怨恨他的不體貼,這些情緒一直悶在心裡,一直找不到噴發的出口,於是每一天她都活在痛苦裡面。
如今離了婚,再也不用去想他什麼時候回來,他是否又跟別人在一起……很輕鬆很輕鬆,卻也很空洞很空洞,找不到前進的方向,看不到自己的未來。
簡單收拾了東西,於喬用兩天時間找好了要去的地方,再用一週的時間將整理好的行李打包郵寄過去。
臨走的時候,於喬最後看了一眼這個家,心裡竟然沒有半分留戀,因為這裡面的回憶難過過於快樂。
關上門的那一刻,於喬知道,至此這裡的一切與她再無關係。
***
33歲的女人是什麼樣的?
於喬端詳著鏡子裡的自己,除了眼角有了些許魚尾紋,跟從前似乎沒有任何改變。若非要說改變,那就是心境比從前沉靜了許多。
離開g市六年,在這個城市居然從未遇見過任何熟悉的人。中國確實挺大,大到離開的人只要不聯絡就可以永不相見。
下班時分臨時被上頭抓去開了個會,散會時外面竟然已經華燈初上了,想必在幼兒園的於蓉早就等得不耐煩。出了會議室,她拿了車鑰匙就往外走。
“你慢點,再急也急不了那幾分鐘。”同事小何微笑著說。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