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部分(第4/4 頁)
,已經在這邊很久了嘛。”
有多少年了呢?趙湘柔在心裡默默算著。她還沒被送到美國之前,母親就已經毅然搬到花蓮,遠離臺北的塵囂,也遠離丈夫不斷拈花惹草的難堪。
如今她已經完成學業回來了,母親也早已脫離“趙太太”的角色,變成了眾人敬重的“胡師姐”,把心力都投注在奉獻慈善團體,默默行善助人,而且非常明顯地,過得相當滿足快樂。
母親的住處是小小的平房,前面還有小院子,種了很多花跟青菜、蔬果。下午的陽光很舒服,清淡卻明亮。她們母女一人一杯熱茶,坐在面對院子的長廊邊,閒話家常。
趙湘柔一直微笑傾聽媽媽講話。小至今年試種番茄的感想,大到他們基金會的運作、幫助的感恩戶有哪些、募款的目標又是如何,媽媽絮絮叨叨說著,她心滿意足地聽。
從小到大,在趙湘柔印象中,母親始終很安靜,從來不快樂,也從來不多說,就像個淺淡的影子,始終找不到定位。金錢與地位沒有帶來快樂,丈夫的忙碌與頻繁的外遇讓一個女人憔悴。最後,終於做出決定,放彼此自由。
趙湘柔其實並不瞭解母親,但看母親此刻的滿足與快樂,多年前被父母同時拋棄的痛苦,終於還是漸漸淡了。
說著,母親伸手幫女兒撥開臉畔的髮絲,慈藹輕問:“柔柔,怎麼了?心情不好嗎?回臺灣工作不開心?”
“沒有呀。”她反射性地回答。
母親還是微笑,充滿了解與包容,還帶著幾分寵溺。
這樣的微笑,好熟悉,有另一個人也老是這樣看她。
“你從小就很會忍耐,受了委屈也不講。”母親喟嘆。“要怪我跟你爸爸都失職,連自己的問題都處理不好,當然沒辦法扮演好父母的角色。”
趙湘柔沒有回答。她小時候多麼渴望母親能像這樣好好陪她說話,用溫暖的手撫慰她;但那時的記憶,一直留在父母大吵、冷戰、之後又大吵的無間迴圈之中,像這樣溫馨的並肩談心時刻,竟是完全沒有。
所以此刻才非常珍惜,如小女孩一樣,想賴在媽媽身邊。
“不過,柔柔,你已經長大了,要學著坦率一點。尤其在另一半面前,不要賭氣,也不用逞強,就算偶爾示弱也沒關係的。”
“媽,你怎麼突然講這個?我又沒有……”
�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