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部分(第2/4 頁)
然保持著中國的習俗。吃的也是中國人最習慣的中餐。每天一大早去超市賣菜。舊金山唐人街跟普通的中國城鎮差了太多。這裡是華人集聚的地方,習俗也完全保留華人的傳統習俗。甚至於,他們在傳統的保持上面比國內更加執著。他們對於傳統也更加珍惜。
曹奇文每天早上都是跟幾個老友一起出的們,都是六七十歲的老頭子。
“哎哎,看看,這是國內的大米?這裡竟然有國內的大米!”曹奇文的老友之一唐寧指著一袋寫著中國字的大米說道。
“福旺大米。還是看仔細一些,看是不是國內的大米。現在國內的東西吃不得。我國內的親戚經常抱怨,什麼都有汙染,聽說大米里重金屬超標。”曹奇文看到中國字的時候很是欣喜,但是談起中國食物的時候,滿是憂心。
“那應該不會,你當海關是吃乾飯的啊。外面的大米進美國,檢查得非常嚴格。美國佬巴不得外面的大米一粒都進不來。要知道美國每年還有很大的大米要賣出去呢。”何光勇說道。
“那倒也是。咦,這大米不是國內產的。是國內的公司在紐西蘭那邊搞的農場種植的。而且經過了有機大米的認證。挺不錯啊,竟然發展到國外來了。而且敢直接在國外銷售。”曹奇文說道。
“你看他們的檢測報告,還真不錯。比島國大米還要強一些。”唐寧說道。
“不過這價格可不便宜。”曹奇文說道。
“一分錢一分貨。既然是咱們中國企業搞的,怎麼也要嚐個鮮。”何光勇說道。
“嗯,反正一袋米也就兩公斤。我也買一袋。”唐寧說道。
“我也買一袋。”劉玄名一直在比較福旺大米與島國大米,發現福旺大米的要求反而更嚴格一些。比如,福旺大米上面有權威實驗室的檢測報告,各方面的指標都非常不錯。比島國大米任何一項都要更好。
“今天先買一袋,要是好的話,明天再過來。要是不好,我們就當是支援國內建設了。”何光勇說道。
“嘿嘿,這話說得好。就當支援國內農業發展。”曹奇文也笑道。
曹奇文帶著福旺大米回到家裡。國內的親戚正好打了電話過來。
“老妹,你今天怎麼捨得打電話過來了?你不是說國內的電話費太貴了麼?”曹奇文的妹妹曹盛蘭在國內。
曹盛蘭笑道,“我本來你會把電話掛了,然後打回來的。沒想到你這麼小氣,竟然直接給接通了。”
“老妹,你猜我今天買了什麼?”曹奇文問道。
“買了什麼,你就是一個家庭主男,肯定是買了菜,是不是人家老美算錯了帳,多給你找了一刀?”曹盛蘭笑道。
“才沒有,你當人家都像你一樣,不會算數啊?”曹奇文笑道,“我今天買了一袋中國大米。神奇吧。中國大米也賣到美國來了。”
“不會吧?大米還出口了?”曹盛蘭自然不大相信。
“那倒不是。是中國公司在紐西蘭經營的農場生產的。叫什麼福旺大米。這大米貴得死。比島國大米一斤還要貴個幾毛錢。”曹奇文說道。
“福旺大米?不會吧?福旺大米賣到美國來了?”曹盛蘭很是奇怪。
“怎麼,你也知道福旺大米?”曹奇文問道。
“那還用說。最貴的國產大米。泰國大米都沒有福旺大米貴。最開始的時候,比島國大米還要貴。後面搞了優惠。我們家現在也天天再吃福旺大米。不跟你說了,不早了。我要睡覺了。”
曹奇文哭笑了一下,美國跟國內時差太大了。跟國內通個電話還真不容易。
“別別,先跟哥說清楚這福旺大米怎麼回事。”曹奇文問道。
“這就說來話長了。我就短話短說吧。這福旺大米去年才上市,到今年就把島國大米差不多趕出中國市場了。據說福旺大米的遠大目標就是跟島國大米與泰國大米一爭高下。沒想到他們的計劃實施得如此之快。竟然就已經將福旺大米賣到美國了。”曹盛蘭說道。
“這福旺集團不簡單啊?這麼短的時間裡就有這麼大的動靜。真是不簡單。對了這福旺大米的味道怎麼樣?”曹奇文問道。
“你自己嚐嚐就知道了。”曹盛蘭說了一些寒暄的話,便掛上電話睡覺去了。
第二天,福旺大米一夜之間似乎脫胎換骨一般,很多人湧進超市,像放搶一般,所有的人都在爭搶福旺大米。
曹奇文今天來得更早,連幾個同伴都沒有叫,直接趕了過去,沒想到那幾個老傢伙比自己還來得早。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