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部分(第2/4 頁)
救現場,其他書友正在看:。
季起就繼續彙報:“剛才我和孟天元通了一個電話,他正在從省城趕回。他說今天本是海峰煤礦的安全生產檢查日,不應該有礦工下井,怎麼就有30多人違規下井,又怎麼就這麼巧就發生了滲水事故。”他又看了張思文一眼,見張思文似乎沒有不耐的表情,就大膽地說出了推論,“綜合分析,我認為,這一次滲水事故是一次人為事件,是有人故意製造事端。”
張思文的心中充滿了悲哀和憤怒。
政治,有時和風細雨,但大多時候刀光劍影,甚至硝煙四起,更有甚者,人頭落地。
不提當年太上一怒,全國山河一片紅,十年血雨腥風,單是現今許多重大事故的背後,都有人為的痕跡。因此,三分天災,七分**一說,不是無稽之談。
張思文並不知道太多的內幕,但也多少了解一些無所不用其極的政治手段,或為了轉移民眾的視線,或出於政治鬥爭打擊對手的需要,視人命如草芥之事,時有發生,讓人扼腕嘆息。
如果說現在張思文不能只聽信季起的一面之詞就斷定事故的背後有貓膩但萬一不幸被季起言中,再萬一真是某人在背後搗鬼,他的沖天怒火將會將安泰的天空燒成一片血紅。
所有的正面手段他不怕,暗下黑手他也沒有意見,政治本來就有黑暗的一面,但如果拿人命來謀取政治利益,張思文不惜雷霆一怒,也要將對手打得永無翻身的可能!
因為,他的底線就是不能拿百姓的利益作為交換。
何況,人命關天!
“查,一查到底!”張思文伸手拍了拍季起的肩膀,“注意工作方法,在不影響搶險工作的前提之下,另外,不要造成不好的影響。”
季起心領神會:“我會注意的,請張書記放心。”
遠處的王海景目光不時投來,對張思文和季起私下的交談,明顯流露出好奇和多疑。
半個小時後,吳麒帶人趕到了。他先和張思文碰了頭,簡單地通報了一下情況,就投入到搶險之中。
吳麒身先士卒,甚至還親自動手扶樁,和工人們一起搶險,弄得一身泥一身水,讓工人們十分感動,堂堂的市長大人也鞠躬盡瘁,真是百姓的好父母官。
張思文因為還有事,就提前離開了現場,因為他要第一時間向省委通報礦難。上次靜音縣事故留給安泰的教訓太深刻了,沒有人敢掉以輕心,因為誰也擔不起責任。
假如真有30多人遇難的話,安泰……就麻煩了,他首當其衝要承擔一定的政治責任,吳麒也難辭其咎。
因此,張思文並不認為是吳麒暗中使壞,因為會連他自己也牽連在內,他會這麼沒有頭腦?
當然,如果最終確定的人數沒有30人的話,或者更少,就還好說一些,但上了10人以上,縣委書記和縣長就要就地免職!
能借此次事件將張思文剛剛提拔的兩人拉下馬,也不失為一招妙計。當然,也許還有更深的後手。
張思文直接向省委書記王國良和省長蔣學忠分別做了彙報,王國良和蔣學忠分別做出指示,要求安泰市委市政府全力以赴搶救被困人員,並且儘快確定確切人數。
張思文接到指示精神之後,就立刻召開了常委會傳達了省委的精神,要求各單位各總部門必須以救人搶險為第一要旨,所有事情都為搶險讓道,。
整個安泰,因為海峰煤礦的滲水事故,高速運轉起來。
經過一天一夜地緊張搶險,基本上確定了被困人員的方位,同時,就被困人數問題也發生了嚴重的分歧。
主管安全生產的東湖縣副縣長秦超認定礦下是36人,海峰煤礦經調查發現,當天下井人數不超過7人,但在清點了全部人數之後又發現,只少了3名工人。
到底下面困了幾人?竟然成了天大的懸案!
事情,果然有蹊蹺。張思文在和孟天元單獨談話之後,就更堅信了事件的背後,絕對有一隻黑手推動。究竟對方想要藉此事件達到什麼目的,暫時還不好說,但可以確定的是,海峰煤礦事件,不是一起單純的安全生產事故!
張思文憤怒了,他下定決心,只要讓他查出誰是幕後主使,一定嚴懲不怠。
拿人的性命當賭注,是為大不道!
就在海峰煤礦還在緊張地搶險之中,同時,省委的全省組織部長會議正式在省會齊南市召開,與此同時,東湖縣礦難事故再傳傳聞,家屬提出高額賠償,同意私了,要求每條人命賠償3萬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