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部分(第2/4 頁)
苔真漂亮。”
“湖邊水氣重,所以發得跟波斯地毯似的,厚厚的一層。”
“青苔也會開花的?”
苔蘚的花就似微縮的*,蓬蓬鬆的,因為花莖太過纖細,那些小花就像是漂浮在綠色的苔蘚上,但是仔細一看,又似乎在隨著人的呼吸在微微的搖晃。
兩人都被這細微的情景所打動。
苔蘚也會開花,這在都市生活中是很難想象的,然而在這裡卻是這樣的真實。
這就是恬靜的春的資訊。
兩人踏著鵝卵石路,信步走到石拱橋。登上青石臺階,一陣涼風迎面襲來。回首望去,南北向的龍湖將全村分成東西兩個部分。東部房屋從南向北延伸,建成東西七橫南北一縱的八條大巷,在大巷垂直方向還有許多小巷交叉溝通,狀若棋盤; 十餘口水井散佈村中。住宅、宗祠均臨巷而建,青磚灰瓦,樸實素雅,用以防風防火的馬頭牆仰天昂起。
“這兒就像是停頓在了古代的時光裡!”書力感嘆地說。
“誰說不是呢,這龍湖還是明代修建的呢,保護到現在真不容易。”曉琴說。
“這兒還有塊碑。”
書力走近橋頭的欄杆處,停了下來。
曉琴站在旁邊,果然有塊石碑,說是石碑,其實也是同樣材質的石塊,只是上面隱隱約約刻了字跡,因為時光久遠,不仔細不容易發現而已。。
曉琴往來龍湖多次了,還是第一次發現橋頭的欄杆上居然刻了字,的確出乎意料。這些先人刻下的文字經過風吹日曬,還能留下痕跡,不能不讓人感到有些驚訝。
書力把攝影機取下來,放在膝蓋上,努力的辨認石碑上的文字。
“永不許輕動壞土,永不許恃強阻塞,犯者合族群攻之……”
“像是保護龍湖的族規。”曉琴說。
據萬曆十年陸坑董氏族譜載,龍湖是由陸坑董氏的第二十二代孫董燧在舊有五湖的基礎上重新設計規劃的。並對保護龍湖作出了細緻的族規,要求族人嚴格遵守。
“真靜啊。都能聽見流水聲。千百年來,陸坑村人為何對龍湖如此的愛惜呢?”
“我聽董老閒談時曾說過,這是與古人講究風水極為有關。”
“是嗎?那到要說說給我聽。”
“我哪裡能說得明白?”
“我在羊城時倒是讀過導遊說明書的,都忘記了。要是雪濤一起來就好了……”
“我猜他也一定是糊塗的……”
陸坑村地處金鼓峰下,四周遠山圍立,烏江之水繞村緣而過。然而,透過人工在村西邊緣挖掘出一個長湖,這樣陸坑村就處在一種山相望,水相擁,山環水抱的佳境之中。
風水學還認為,相地之道,首重龍,龍即山脈。同時又認為,水者,龍之血脈,凡屬“龍穴”,要靠水來滋養。所以相地學又有“未看山,先看水,有山無水休尋地”的說法。陸坑董氏始祖合公葬於村北十餘里的荷公山,荷公山龍脈,西一支入高坪,為雄龍;東一支入村,為雌龍。二龍並落,三水夾行,雌雄交遘,會入龍湖,龍湖即為“龍穴”。所以愛惜龍湖是陸坑村人世代富貴之根本。
其實這樣的風水說,書力早在說明書中看到過,只是他不相信,所以沒有太在意。
“說是講究風水,我覺得還是實用為主。”書力說。
“怎麼實用?”曉琴問。
“防火呀。你看村裡的建築多磚木結構,木質材料多容易發生火災,加之過去又沒有什麼消防器材,因而在建築設計上基本上是採用烽火牆的形式,即使某家失火,一般不會危及其他住戶。同時在村邊上設計開挖龍湖又有利於就近取水滅火。”
“你不見村裡十餘口水,真要著了火,誰還舍近取遠的跑到這來運水?”曉琴笑道。
“要不就是調節氣溫的作用。龍湖在村西的邊緣,湖中長年有水流動,到夏秋季節,湖水蒸發,附近的溼度加大,溫度自然下降。此外,村東有烏江環繞,村西有龍湖相映,村中有七條橫巷貫通,氣流必然順暢,空氣自然清新。”
“這都是我們現代人的猜想,誰又能真正明白當時人們腦海中的信仰?”
“風水也算是信仰?”
“簡單、明確,沒有一絲雜念的最原始的信仰。”
這是書力頭一次聽到的對信仰的另類評價。
不過,刨去書力的種種猜測,龍湖倒真有一樣實用功能——美化環境。據傳,昔日的龍湖是亭橋相連,樓閣相望,鳥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