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部分(第3/4 頁)
名老旦,多因武功基礎較差,僅憑有條天賦的嗓子,便以唱功取勝。這種現象也影響到後來的老旦演員,都以唱工為主了。老旦不動刀槍也就不練武工、不打把子、不扎靠不蹬厚底靴了。因此現在也就極少看到老旦扎靠穿蟒、翻打撲跌、刀槍對陣的老旦武戲了。當年你媽媽可是文武不亂,記得排《對花槍》,你媽媽扎靠開打,極受讚譽,只可惜還沒正式演出,她就病倒了。”
奶奶點燃了一隻煙,陷入了沉思中。
“或許是母親靈魂指引,奶奶才會同自己說出這些話來。”
童童心中暗想著。
她不願意再提起母親,就把眼往窗外看去。txt電子書分享平臺
第十五回 開光
河岸上、廣場上的人們“哄”地發出一聲喊,也有人奔跑起來。“開光”儀式就要開始了。
“奶奶,別緊張喲。要看‘開光’儀式,我的同學早已經佔好位置了。”童童說。
“嗯。”
出了馨風吃吧,奶奶瞧著人太多,又皺起眉來。
“太嘲雜了,我還是先回吧,原本就是出來隨便走走的。”
童童目送父親、奶奶的身影消失在武安門的盡頭,才又鑽進人群中。
燕子、歐陽、雪濤、唐彬這一幫子人正擠在前排評頭論足地議論著,看見了童童,忙招呼她過來。
燕子問道:“今天能看到儺舞演出嗎?”
唐彬就笑起來:“今天只是給儺神面具開光,不會有演出的。”
燕子洩氣道:“那還有什麼意思……”
靈羊神廟忽然中門大開,燃燭鳴炮,由武儺頭面從大廟神龕上請下儺神,並用新布和清水替儺神洗臉,然後將儺神連同其座的“金交椅”置於神龕前的長香案上,其餘面具平鋪在案,服裝、道具等皆裝箱成擔。大約二十人各槓一面曬墊大小的白旗開路在前;十幾個鼓樂手敲鑼打鼓、吹著嗩吶、號角緊隨其後;儺神端放在轎內,轎前後高舉—把萬民傘,儺神轎前是扛抬的“土地”,轎後是扛抬的“總兵大元帥”;各大隊村民代表及長者持棍、鞭、矛、火把等緊隨其後;最後由一面黑緞繡龍的三角旗壓隊,叫“坐兜旗”。
整個隊伍一路吹吹打打,鞭炮、銃聲轟鳴,簇擁著儺神一直奔上青雲峰。
童童瞧見那儺神面具雕刻尤為精細。其臉黑嘴闊,兩眼微突,黑眼珠用黑釉瓷珠裝嵌,眉心有一道神明印,兩道粗眉高高揚起,一雙碩大的順風耳更增添了威風凜凜的氣勢。頭戴一頂鍍金銅絲穿製成的紫金冠,一頂六尺長的大紅風帽戴在紫金冠之上。
童童問道:“那個坐在轎內的儺神到底是誰呀?”
歐陽說:“與我和燕子同姓呢,叫歐陽晃,俗稱‘歐陽金甲大將軍’”
燕子鄒著眉道:“歐陽金甲大將軍?哥,他真是個大將軍嗎?”
歐陽笑道:“這位儺神的由來,原也有個典故:話說唐王李世民為試龍虎山張天師的法術,叫二十四名鼓樂手藏於宮殿地底下,奏樂不停。聲稱宮中鬧鬼常有鼓樂之聲,請求張天師驅鬼。張天師遵旨作法,取一碗冷水,念動咒語,鼓樂手在地下凍得一陣哆嗦,鼓樂手稍停,後又奏響。張天師又取一空碗,唸完咒語後,用筷子在碗麵上一抹,二十四名鼓樂手的人頭全部落地。此後,這二十四名冤鬼在宮內鬧騰不休。皇帝無奈,只好封他們為‘儺神’,為首者‘敕封歐陽金甲大將軍’,千年萬載,享受香火。二十四名冤鬼受封后立即飛出宮廷,飛行時身首分離,身子落在湖南,頭落在江西。因此,我們這供的儺神,只有頭而沒有身子。”
童童道:“原來只是個鼓樂手呀。”
歐陽道:“可別小瞧了他,你看見後面那些面具嗎?都是他的手下呢。”
童童往後看,果然還有二十四面具,皆如人臉大小,樟木雕刻而成。面具面目各異,造型生動。有的綠臉黑鬚,目瞪口闊;有的黑臉粗眉,形態兇惡;有的白臉秀眉,和善文靜;有的黑臉黑鬚,威武雄壯;有的凶神惡煞;有的滑稽可笑,個個栩栩如生。
燕子又忙著問來歷。
歐陽解釋道:“除了儺神即歐陽金甲將軍,俗稱大面子外,餘者他們的名稱是:開山、先鋒、功曹、綠品、楊帥、鮑三娘、花關索、小鬼、判官、鍾馗 、上關、下關、童子、前司郎、城隍、皂班、土地、點兵、四大天將、雷公,除小鬼外,皆是‘敕封歐陽金甲將軍麾下’的兵將。”
燕子道:“還以為儺神是原始圖騰呢,卻原來也不過是唐宋的典故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