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部分(第3/4 頁)
卵形的建築,究竟體現了怎樣的道家思想和山水精神?”
這個評委在建築界人稱“殺手”。他在本行業有很高的聲望,卻一向以刻薄尖銳聞名。他曾給第一個陳述人——也就是佳園集團的田小剛——出了一個大難題,弄得他當場沉默兩分鐘,兩分鐘後才開始回應。答案還不盡如人意。
我聽見瀝川說道:“評委先生,這個鵝卵形的方案是我在細讀東晉山水詩人謝靈運的詩歌中找到的靈感。”
他的表情完全鎮定,可我卻從他的話音中聽出了一線憂慮。他顯然擔心這個人會在這個問題上作過多糾纏。畢竟瀝川長在國外。畢竟,誰都知道,他不大可能懂太多的中國古詩。尤其是以堅奧、隱晦、用典和詞藻著稱的謝詩。
“那麼,請問王先生,究竟是哪一首謝靈運的詩給你帶來了靈感呢?”那個“殺手”半笑不笑地看著他,追問。
只聽見瀝川答道:“諸位不要見笑。我是外邦人,雖然我努力學習中文,我的中文水平還沒有達到足夠的深度,可以全部領會中國古典詩歌的精妙。所以,為了更好地完成這次設計,我請我的翻譯謝小姐將謝靈遠的詩歌譯成了英文。相信我,謝靈運的詩,即使是用英文來讀,也很優美。我記得我是在這樣兩句詩中得到的靈感:
Cliffs are steep; mountain ridges
crowded together;
Islands wind around; sandbars are
joined one after another。
White clouds embrace the secluded rocks;
Green bamboos charm the clear ripples。
我覺得,前面兩句的描述很適合C城區在溫州的地理實況,而後一句則直接啟發了我的設計。”說罷,他轉身向我,說:“謝小姐對中國古詩造詣很深,我請她來告訴大家中文的原文。”
奶奶的,一塊燙手的熱山芋,就這樣扔到了我的手上!
我站起來,鼓著兩個核桃眼,向眾人微微一笑:“王先生朗誦的這首詩,出自謝靈運的《過始寧墅》。原句是:“巖峭嶺稠疊,洲縈渚連綿。白雲抱幽石,綠筱媚清漣。”
瀝川接過我的話頭,繼續說:“謝謝謝小姐。我所設計的正是一塊這樣的幽石,灰色光滑的表面,可以倒影天空的雲彩,既體現了‘白雲抱幽石’的詩境,又與‘清漣’山莊的名稱相呼應。同時也是對謝靈運這位在溫州寫出了‘池塘生春草,園柳變鳴禽’這樣絕世名句的山水詩人表示敬意。”
他話音剛落,眾人居然鼓起掌來!我看見田小剛的臉變成了黑色。
所有陳述人全部講完之後,大家都退到偏廳等待最後結果。
過了十五分鐘,評審團的主席謝鶴陽市長從大門中走出來,徑直握住瀝川的手:“王先生,評委一致投票同意了CGP的設計方案。祝賀你們。”
結果在大家的預料之中。
瀝川笑著和他握手。我一直緊緊地跟著瀝川,生怕那個謝市長說的普通話瀝川聽不懂。
寒暄了一陣,謝鶴陽將瀝川一路送出大門。在大門口他忽然說:“王先生,你去過楠溪嗎?”
“沒去過。”
“我出生於楠溪的鶴陽古鎮。是謝靈運的後人,所以對你的方案倍感親切。當然,我個人的意見不能左右評委的投票。不過,你的陳述讓我們重新體會到了中華文明永恆的魅力。”
“謝市長,我也是中華的後人,我對祖先的文化倍感驕傲。”
接下來的話,我們更想不到了。
謝鶴陽說:“那天的元旦晚宴,謝謝你照顧我的母親。她到現在還唸叨著你。”
“您……的母親?”
“家母姓花,是浙江美院的退休教授。”
那個帶假牙的老太太!
瀝川在車上接受了眾人的祝賀,謙遜地說這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結果。
回到賓館的時候,他又特地來謝我,說我的翻譯幫了他的大忙。要給我發特別的獎金。
我想了想,忽然問:“我譯了那麼多首謝詩,怎麼你偏偏對這一首印象深刻?”
他微微一怔,說:“因為你很少有拼寫錯誤,只有這一首,有個單詞你拼錯了。”
我是用word來自動進行拼寫檢查的。沒有紅線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