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部分(第2/4 頁)
,往後站了半步,揹著手,安然的等著開門。
大門裡響起陣腳步聲,門卻沒見開啟。
蘇子誠臉上笑容不變,又上前扣了幾下門環,退後半步再等在一邊。
這回等了片刻,大門就從裡面開了半邊縫,一個頭發花白的老門房探出頭來。
蘇子誠依舊揹著手,看著老門房笑道:“老人家,煩勞稟報袁老先生,後生北平蘇子誠上門賀老先生重陽。”
“唉!您是……那個您……王爺稍候,稍候!”老門房看起來是忘了詞了,言語混亂的答了兩句,想關門進去,門關到一半,又覺得不對,忙又開啟,衝蘇子誠一個長揖接著一個長揖,後退了十來步,跌跌撞撞的奔進去回話。
片刻功夫,一年三十歲左右的中年人跟著老門房疾步出來,推開大門,衝著蘇子誠長揖到底,拎起長衫,作勢要往下跪。
蘇子誠卻不扶他,只笑看著他跪下磕了頭,才客氣的上前扶道:“不必多禮!不必多禮!”
中年人順勢站起來,拱手客氣道:“王爺大駕光臨,寒家真是蓬蓽生輝,只是家父病重臥床,辜負了王爺一片好意。”
蘇子誠笑看著他,抬手示意小廝抬上禮物笑道:“那小王就不打擾了,請轉告老先生,請他安心將養。”
說著,示意小廝放下禮物,揹著手顧自下了臺階,和李小么轉身揚長而去。
中年人呆怔怔的站在門口,看著瞬間空無一人的巷子,心裡空蕩蕩中,一點點生出無數的七上八下。
蘇子誠和李小么出了巷子,看著李小么笑道:“雪峰山那座別院歸你了。”
李小么抿嘴笑著,說的卻是另一個話題:“明年是大比之年?”
“嗯。”蘇子誠‘嗯’了一聲問道:“又有什麼打算?”
“沒有,就是問問,這袁老爺子,也清高的太過了。”李小么漫不經心的說道。
蘇子誠想了想笑道:“不知道明天的文會,袁家有沒有人過去。”
“肯定不會有人過去。”李小么斷定道:“不過袁家既然明天不過來,往後就好好在家隱著吧,這淮南路文壇,從此沒有這個袁字。”
蘇子誠看著李小么,一臉笑的點頭。
……………………
第二天的重陽文會,選在了揚州城外兩三里處的風景勝地觀音山。
袁家果然沒有人來,只遣了個管家過去尋施玉告罪,施玉一句話也沒多說,只讓管事轉了句’請老先生保重’。
觀音山的文會熱鬧非常,這一趟文會要請的人,俞遠山、施玉和李小么三個人細細商量了許多回才定下來,請來的多是青年才俊,淮南路的大族世家子弟幾乎一個沒落下,各處官學中的略出色些的寒門學子也都被請了過來,足足近千人,觀音山上下週圍熱鬧非凡。
李小么陪著蘇子誠從山腳下繞著圈子邊走邊和學子們聊著,從山腳走到山頂處的主座,足足走了一個多時辰。
這場千人文會,直到夕陽西落才散,蘇子誠和李小么也沒再回城,在觀音山不遠的梵音寺裡住了一晚,第二天黎明時分,就啟程趕往開平府。
兩人這一路走的並不快,特別是淮南路境內,一邊行路,一邊暗中檢視各處秋收秋種和吏治,直走了將近二十天,才過了湧城關,進了北平地界,兩人才加快行程,總算在十月下旬前進了開平府。
……………………
進了城,李小么回去柳樹衚衕,蘇子誠則徑直進宮覲見。
車子剛轉進柳樹衚衕,魏水生就迎上來,李小么正將車簾子掀起條縫往外看,看到魏水生,忙掀起簾子叫道:“水生哥!”
魏水生幾步過來,一邊跟著車子往衚衕裡走,一邊關切的打量著李小么,“昨晚上就得了信,說你今天上午進城,本來想出城去迎迎你,南寧說王爺吩咐不許迎出去,我想想,還是在這衚衕口等等你好。”
說話間,車子到了大門口,李小么也不等轉進去,示意車子停下,從車上跳下,飛快的瞄了眼魏水生的右手笑道:“水生哥身子大好了沒有?看你氣色倒好。”
“早好了!”魏水生抬手撣了撣李小么的肩膀,彷彿要替她撣去那些看不見的塵土。
兩人說笑著剛轉過影壁,張大姐和孫大娘子等人呼啦啦都迎了出來。
張大姐大步溜星走在最前,離得老遠就連說帶笑:“小五回來了!這半年可把我擔心死了!一有信不是說下了這座城,就是又下了那個城,也不說死了人沒有!真是急死個人!我這半年都沒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