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部分(第3/4 頁)
又是賞賜的,怕不恭敬,重了吧,到底那頭還有寧王妃在,這麼納人,最讓人添煩。”
水蓮的話裡透著絲絲煩惱。李小么想了想笑道:“這太子納側妃,從前也有過,府上該有定例吧?依定例規矩最好,總不會錯。”
水蓮明瞭的點頭:“我知道了,等會兒打發人回去跟母親提一提,這事……如今外頭聲勢大得很,寧王府這麼多年沒納過人了,這一趟又是聖旨又是厚賞,聽說光金玉玉意就賞了兩三對,太子側妃下旨定親倒是有過,厚賞也有過,可這樣又是聖旨又是厚賞的,可是從來沒有過的先例,那府裡……又只一位郡主,寧王妃又是出名的賢良。”水蓮的話支離破碎,言下之意卻明白之極。
李小么仔細聽了,端起杯子,慢慢喝了幾口茶,半晌,才放下杯子,看著水蓮,聲音平平的笑道:“各人有各人的緣法,若合了緣法,這就是她的福份,也是郭家的福份,總歸都是皇恩浩蕩。”
“聽說隨旨賜了白金萬兩,這是親王納妃的例。”水蓮低聲說道:“也不知道明天過不過敲門禮,滿北平的人家都盯著看呢。”
李小么沉默片刻,抬頭看著水蓮低聲道:“皇上身子不好,水生哥手傷還沒全愈,明天開春,若真是選了官,寫寫畫畫的事就是免不了的,水生哥的左手字得趕緊練一練,這一陣子你就陪著他在家將養身子,好好練字,如今太子監國,外頭聲勢大也好小也罷,與咱們都沒什麼相干的。”
水蓮凝神聽著李小么的話,忙笑著點頭道:“嗯,姑娘說的是,嗯,還有件要緊的事,二哥他們讓我問一問姑娘,嫁妝上頭可少什麼東西,姑娘銀子必定不缺,就是有些木頭什麼的,若市面上沒有好的,姑娘一定記著說一聲,我們府也收著不少上好的紫檀、黃花梨,安遠侯和靖江侯兩府收的就更多了。”
第三百一六章 回
“我知道了,多謝你,若要,我打發過去尋你。”李小么笑應了:“你母親她們一早來一早就走了?”
“還沒有,在家裡呢,姑娘這是大事,我等不得,先過來恭喜一聲。”水蓮笑道。
李小么忙直起上身道:“我這哪算什麼大事,你趕緊回去吧,有什麼話以後再說。”
水蓮笑著站起來,告辭回去了。
午後剛過,靖江侯打發人過來遞了話,八字送到開寶寺合的,是大吉大利,好的不能再好了,已經報了宮裡和禮部,明天一早,禮部自然遣人照吉禮規矩,上門送禮銀及敲門禮。
靖江侯府的管事剛走,禮部就來了幾個堂官,專程過來教導李宗梁各式答禮和答詞。
柳樹衚衕下人僕婦本來就不多,這兩趟喜事疊在一處,就無論如何也調派不夠了,張嬤嬤和盧嬤嬤、紫藤、淡月商量了,稟了李小么,請了水蓮、張大姐、孫大娘子和明婉諸人,一起來忙這兩件大事。
傍晚,李小么理完淮南路送過來的摺子密信,封好交給來取回復的南寧,剛吃了飯,張嬤嬤就抱著冊子進來,見了禮笑道:“有幾件大事,得姑娘定一定,一是姑娘的嫁妝,旁的都好,不過多花些銀子,就是傢俱一樣,這隻有不到兩個月,現做是來不及了。
姑娘看,是外頭買,還是尋上好的舊件,外頭買,一來只怕買不到中意的,二來,上好的紫檀和黃花梨傢俱原來就少,只怕買不齊,若尋舊件,咱們府上也就咱們半畝園有幾件過眼的,只怕得……”
“分兩頭,多請工匠,能做幾件是幾件,再讓姜順才外面尋一尋,能尋到幾件是幾件,先盡著面子上的東西做,旁的不必太講究,若諸事順當,明天春天咱們不見得能在這開平府閒著,旁的東西也是,就是過得去吧。”李小么想了想答道。
張嬤嬤笑著點了點頭:“我也是這麼打算的,既是這樣,我就有底了,這是一,還一件,範大娘子的嫁妝,怎麼個準備法?”
“照張大姐的例吧。”李小么沉默了片刻答道。
範大娘子的私財已經被抄盡了,也只好照張大姐的例。
張嬤嬤點頭答應,翻著冊子正要說話,李小么先開了口:“那兩處莊子,留給大哥,買莊子一共花了一千六百兩,再拿出四百兩現銀給大哥。
二爺、三爺和四爺的莊子來不及買了,一家給兩千兩現銀,由他們自己買去。
四爺那頭你多問一句,是咱們幫他收著,還是他自己收著,明天就給了吧,你多費心,和他們把這幾年的帳算清楚,把銀子交割清楚。”
張嬤嬤答應一聲,合上冊子,看著李小么,感慨萬分的嘆了口氣,想說什麼又咽了回去。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