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部分(第3/4 頁)
大客氣接了,聽說蘇子誠帶兵征戰在外,滿臉失望。
趙五哥恭敬熱情的笑著轉了李小么的話,阮大客氣的讓著茶,卻隱隱約約透著些許倨傲道:“多謝五哥,這事也不急,總得等王爺回來,見了王爺再說,這是大事。”
趙五哥跟著孫掌櫃在太平府開酒肆,歷練了這幾年,立時就聽出阮大這話裡的意思來,忙陪笑道:“阮大爺說的極是!這是大事,阮大爺見多識廣,說的極是,阮大爺一路勞頓,小的就不多打擾了,若有什麼吩咐,阮大爺只管打發人到羊角衚衕尋小的,衚衕口,頭一戶就是。”
阮大笑應了,趙五哥起身告辭,阮大緩身站起來,腳似抬非抬,趙五哥急忙拱手止住道:“哪敢勞煩阮大爺,小的擔不起擔不起,阮大爺請留步,小的告辭,阮大爺留步,留步!”
阮大笑著抬手讓著趙五哥出了門,轉身進去沐浴洗漱歇下了。
趙五哥轉到街上,低頭思量了一會兒,站住,轉身往李小么住處大步過去。
小丫頭引了趙五哥進到內堂,李小么正俯在張巨大几案旁,仔細對著鋪滿几案的帳冊子,趙五哥在幾前四五步站住,伸頭看了看,長揖到底,沒敢出聲打擾。
李小么對完一頁帳冊,抬起頭,滿眼疑問的看著趙五哥。
趙五哥忙又拱了拱手,將剛才去拜會阮大的事詳詳細細說了,李小么蹙了蹙眉頭,揮手道:“那就別管了,把你們手頭的事好好做好就是。”
趙五哥暗暗鬆了口氣,笑著長揖告退:“是!那小的不打擾五爺了,小的告退。”
李小么揮了揮手,重又低頭專注到几上的帳本上了。
李小么專心理了幾天,總算將幾個州縣的人口財賦田畝商戶大體理出了個頭緒,吩咐傳了楚州知州趙宏志,新任潤州知州明潛趕到揚州,加上揚州知州施玉,叫齊了三人,屏退眾小廝丫頭,只留了淡月侍候茶水。
李小么讓著眾人喝了一輪茶,才笑道:“今天請三位來,是有件要緊的事要商量,三位也知道,咱們北平和吳地不同,這酒、茶兩項,民間釀也好、種也好,只由他們,只鹽一樣官賣。
剛進淮南路時,我就和王爺商量過,淮南路既歸於北平,這規矩就不宜再跟著吳地,酒、茶官賣就不好再官賣下去,至於鹽,三位都知道,鹿港往南往北,都是極好的天然鹽場,稍加整飭就能曬鹽。”
趙宏志驚訝的看向施玉,明潛也看著施玉,施玉卻驚訝的看著李小么道:“鹿港兩邊都是上好的鹽場?我怎麼沒聽說過?我是說……”施玉自覺說話過急,又忙著要解釋。
李小么卻笑著抬手止住他問道:“施大人去過鹿港沒有?”
“去倒是去過,就是……沒看到有鹽場。”施玉忙答道。
李小么抿嘴笑道:“都是寶地,只看你們看得到看不到罷了,我記得匠戶冊子裡有幾戶煮鹽曬鹽的人家,施大人回頭查一查,尋個經驗老到的師父,你們三個和他一起過去看看,鹿港離這裡也近,騎馬趕一趕,一天就能趕個來回,等咱們商量好了,你們就帶人過去看看。”
第二百八零章 秀雲姑娘
三個人欠身答應了。
李小么接著說道:“這鹽一樣,我和王爺商量過了,淮南路一處也放開,只是要收重稅,至於要收多少,三位大人等會兒議一議,我的意思是,鹿港南北能曬鹽的地方,一百畝一塊劃出來,由淮南路和北平的商人竟價,三位等會兒也議一議,一來看看合適不,若合適,看好鹽場,也要議個年價出來。”
三人凝神聽了,施玉看著李小么,想了想建議道:“五爺,咱們淮南路宜於種茶,有不少極好的茶山,酒和茶放開自然好,可若全放開……下官的意思,不如也跟鹽場一樣,竟年價……茶山不行!”施玉邊想邊說:“茶山不宜頻繁換主,當初朝廷……吳地國營,也是源於此,但酒卻無此弊端……”
李小么和趙宏志、明潛三人凝神聽著施玉的話。
趙宏志眉頭團成一團,兩根手指飛快的纏著鬍鬚道:“五爺,我覺得施大人的話有道理,不宜全放開,這茶山賣了收年稅,鹽場也能賣,就是這酒,一年年賣最好,趕著荒年,或是戰起,少發幾張酒牌,就能省下不少糧食。”
李小么一邊聽一邊仔細想著,笑道:“也是好法子,鹽、酒、茶這三件事,就交給三位,也不急,趙大人和明大人就在這揚州多呆幾天,到處看看,三位再仔細斟酌商量商量,商量個詳細的法子出來,咱們議了,再給王爺看看。”
三人乾脆的答應一聲,又和李小么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