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部分(第2/4 頁)
記得有種噴水的水喉,汲了水往高處能噴出十來丈高,這東西你見過沒有?”
“見過,是常見的東西,大家都會備上幾根,萬一走了水,最有用不過。”南寧乾脆的答道。
李小么鬆了口氣,笑著吩咐道:“那就齊全了。你聽著,我要用水喉噴出剛才淡月那樣的細霧,我給你提個醒兒,只要把水喉的頭上蓋個蓋子,蓋子上密密做出細如針尖的小孔,這樣水被壓出去,就能噴出水霧了,大體是這樣,你去找幾個能工巧匠做幾個蓋子試試,這事要悄悄的做。”
南寧眨了眨眼睛,看著李小么正要說話,李小么揮著手接著說道:“是這樣,從前我在一本記不得名字的書裡看到過,說要是在太陽極好的大睛天裡,只要能噴出這樣的水霧,那水霧裡就能現出彩虹來,我想做條彩虹送給吳家,算是個彩頭吧。”
南寧滿臉愕然的看著李小么,噴水霧能現出彩虹!還真是頭一回聽說。
李小么也沒法跟他說這其中的道理,只揮著手道:“這事就交給你,你找個隱蔽的地方去試,這法子必定管用,肯定能現彩虹的,你多想想法子,一定要試出來,快去吧。”
南寧苦惱不已的領了這個差使,出來前院呆站著出了半天神,和長遠說了一聲,挑了兩個護衛,找地方買東西試他怎麼怎麼不可能的彩虹去了。
李小么推開窗戶,看著南寧出去了,心事重重的對著細雨出了半天神,睏倦的連連打著呵欠,懶懶的歪在榻上閉目養神,淡月輕手輕腳的取了被子過來給她蓋上,關上窗戶,放下簾子,沒多大會兒,李小么就呼吸輕緩的睡著了。
一覺醒來,海棠送了碗銀耳粥,看著李小么吃了,笑著說道:“西安剛問過一回,說是有東西要給姑娘。”
“嗯,叫他進來。”李小么漱了口吩咐道,海棠出去,不大會兒,西安進來,從懷裡摸出只極小的青竹筒,雙手遞到李小么面前:“姑娘,這是兩個時辰前收到的。”
“是誰送來的?”李小么忙接過竹筒,一邊仔細看著竹筒,一邊問道,竹筒上的綠色封泥還沒啟開,
“是爺那邊的信兒。”西安低低的說道。
李小么一下子反應過來,從開平府啟程時蘇子誠就說過,她這裡有兩條通道,西安這邊一條,是從他直接到自己這裡的。
李小么低頭看著手裡的竹筒,西安瞄了她一眼,退了半步告退道:“要是沒什麼事,我先告退了。”
李小么心不在焉點了下頭,垂著眼簾,手指捏著竹筒有一下沒一下的轉了半天,才從几上取了銀裁刀過來,慢慢挑開泥封,從竹筒裡倒出卷宣紙來,李小么將宣紙卷放到几上,心不在焉的呆看了一會兒,微微轉過身,將手裡的竹筒扔進化紙盆裡,看著碧青的竹筒騰起幾朵火焰,轉眼成了黑灰,才轉過頭,慢慢伸手掂起几上的宣紙卷,垂著頭,一點一點展開看起信來。
信是蘇子誠的親筆,一大半的篇幅是在責備她的急行軍,李小么兩根手指掂著宣紙一角輕輕搖了一會兒,鬆開手指,將那封信丟進了旺旺的炭盆裡。
第一百八三章 鉤只魚
二月十五日,是吳地最喜慶熱鬧的花朝節,太平府外百花爭放,正是遊春的最好時候。
一大早,太平府幾乎傾城出動,扶老攜幼,呼朋喚友,往郊外踏青賞春,遊玩嬉戲,飲酒作樂,不醉不歸。
郊外但凡花木繁盛的地方,幾乎都有花枝招展的遊人駐足停留,這花朝節更是滿城女伎的大日子,一年當中,女伎們可以這樣集體招搖過市的時候可不多,一個個費盡心思,打扮得如花兒盛開,坐著香車出城遊玩。
那車真是名符其實的香車,車子四角掛著成串的香囊,自己袖子裡再袖上幾隻,車子跑過,連塵土都染滿了濃郁的香氣。
香車四周的簾子高高掛起,只有車頂還留著,因為要攔住陽光,免得曬粗了面板,捨不得除下,一輛輛香車極盡招搖的小跑而過,引得無數浪蕩子們大呼小叫,騎著馬忽前忽後的跟在香車旁邊,彼此調笑作樂。
往年花朝節,帶著一幫世家紈絝子弟,佔下景色最佳的地方,挨個點評那些故意在自己面前挑來逗去的女伎們當天的穿戴打扮,評出個一二三來,是吳世承最大的賞心樂事之一。
當然,除了那些女伎,他也到處看那些遊春的姑娘媳婦們,遇到資容出眾,能可上他心意的,那份抓耳撓腮比沒看到更難受十倍,他只敢縱馬跟後躍前,用言語**撥弄,卻不敢用強,他姑母吳貴妃一向拘他極緊,若用了強,傳到姑母耳朵裡,他可不敢!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